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两项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报批稿)正在公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日前,两项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13日。

  这两项标准的名称、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如下:

  网格矩阵码

  该标准规定了网格矩阵码的符号结构、信息编译码方法、纠错编译码 算法、码字排布方法、参考译码算法以及符号质量要求等技术内容。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了码字分块参数C语言源代码、位流长度的优化、GM 码印制的用户导则、纠错生成多项式、参考译码算法。

  该标准适用于GM码的生成与识读。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的《AIMD014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规范—网格矩阵码》,按照汉语语言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该标准代替电子行业标准SJ/T 11349-2006《二维条码 网格矩阵码》。

  该标准与SJ/T 11349-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排版作了较大调整以保持与AIMD014 一致;
  ——宏模块的层标识号修改为根据纠错等级确定;
  ——汉字编码未分配的编码值部分分配给双数字;
  ——符号质量等级评价修改为采用GB/T 23704 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译码算法重新进行了编写;
  ——纠错码字生成多项式的系数原由表格给出,修改为由源代码和表格同时给出;
  ——增加位流长度优化的算法。

  紧密矩阵码

  该标准规定了紧密矩阵码的符号结构、信息编译码方法、纠错编译码方法、信息排布方法、参考译码算法以及符号质量要求等技术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CM码的生成与识别。

  该标准代替电子行业标准SJ/T 11350-2006《二维条码 紧密矩阵码》。

  该标准与SJ/T 11350-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排版作了较大调整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表述;
  ——汉字编码未分配的编码值部分分配给双数字;
  ——纠错分块长度限制由127 修改为511;
  ——符号质量等级评价修改为采用GB/T 23704 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译码算法重新进行了编写;
  ——纠错码字生成多项式的系数原由表格给出,修改为由源代码给出;
  ——增加位流长度优化的算法。

作者:佚名 来源:计算机行业标准化网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