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中国与东盟建立起密切的自由贸易关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开始显示威力。据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贸易伙伴。而我国对东盟汽车出口也焕发勃勃生机,尤其是商用车出口前景很看好。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共向东盟10国出口汽车12866辆,同比增长120%,大大高于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2%的水平,在全国汽车总出口量中所占比重达到12%。
据相关专家介绍,东盟多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多年来不仅对汽车进口征收高额关税,还设置了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一些国家还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如印度尼西亚曾对1.5升以下排量汽车征收65%的进口关税,对1.5升至3.0升汽车征收70%的进口关税。2005年以前,马来西亚曾对3.0升以上排量汽车征收高达300%的进口关税。这些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其他国家汽车制造商进入当地市场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根据我国与东盟10国达成的协议,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2015年,我国和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也将实现90%商品的零关税。同样,6个东盟老成员国已从今年1月1日起,将汽车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降为零。这让伴随着国内市场成长壮大的我国汽车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正基于此,跨国汽车公司也纷纷扩大在东盟的生产规模或兴建合资企业。
有关专家认为,绝大多数日、欧、美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东南亚设有生产基地,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轿车短期内没有什么优势。但是,中国商用车在东盟具有很大潜力。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向东盟出口的汽车绝大部分是商用车。今年一季度,我国共向东盟出口商用车10783辆,占对东盟汽车出口总量的84%。去年,东盟10国汽车总销量约190万辆,其中商用车占1/3。
据了解,除泰国外,其他东盟国家的商用车生产能力可以忽略不计,泰国生产的商用车品种非常有限,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商用车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