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嘉年华——第二届海峡论坛于6月19日至25日在八闽大地上演,来自台湾各界别、各县市的一万多名乡亲参加了论坛;涵盖开幕式暨综艺晚会和论坛大会、政策研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民间民众嘉年华四大板块的25场配套活动相继登场,这给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通关保障工作带来了新考验。
创新举措保安全,全力以赴迎盛会。为了服务好本届海峡论坛,厦门检验检疫局举全局之力,提前制定工作方案,推出“绿色通道”、“绿色服务”、“绿色文化”等创新举措服务盛会。
两岸民众共同参与是海峡论坛的一大特点。本届海峡论坛在邀请台湾知名人士、社会精英的同时,邀请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和妈祖、关帝、保生大帝、陈靖姑、开漳圣王、延平郡王等民俗信众。
“开漳圣王”谒祖恳亲活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活动。6月18日下午,包括金门县长李沃士在内的225名台胞,从金门乘坐“新金龙”号客轮直航抵达漳州市招银港区码头。他们大部分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及部属的后裔,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漳州。
幸运的是,他们此行从漳州口岸直航入境。这是金门与漳州之间首次以个案形式开通海上客运直航。
为了让首次踏上故土的乡亲们感受到温馨和便捷,厦门检验检疫局以高度的热情和完善的服务,提前制定工作方案,抽调懂闽南语的检验检疫人员到一线服务,确保快速通关。
“我们还在旅检通道专设了海峡论坛专用通道,对摄影记者的摄影器材实行快速验放,同时采用选择性查验,加快旅客行李物品的验放速度。”漳州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
盛会期间,在厦门和漳州两地,类似这样的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多达15个。走进各出入境口岸,“海峡论坛贵宾通道”字样清晰可见,亲切的闽南乡音随时会在你耳边响起。
海峡论坛既是一个对台宣传的新平台,更是一次对口岸应急能力的新考验。
为全力确保海峡论坛期间口岸食品安全、严防重大疫情疫病传播,检疫官们早在盛会开始前半个月就已经进入备战状态。提前开展口岸食品经营单位专项卫生监督,对供应船舶、飞机食品和饮用水实施全程监管,督促各相关企业落实食品安全制度,核查口岸查验设施,补充应急药品。首次迎接台湾直航客人的招银港旅检通道还专门配置了单独隔离观察室,并按最近最佳原则,与厦大医院联系提供转诊所需交通工具,以严防重大疫情疫病传播。一系列检验检疫绿色服务活动在各口岸延伸、展开。
早在海峡论坛举办前夕,高崎机场、五通口岸、邮轮中心、招银港等四个重点口岸就完成了应对“海峡论坛”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演练中,首次投用的5台“负压隔离担架”颇为引人注目。
“负压隔离担架”主要通过自带的负压生成系统建立并维持密闭空间的负压环境,内部的污染空气只有通过过滤净化后方能溢出,从而有效防止呼吸道病原体扩散。再加上此前设置的负压隔离病房,一个不间断的气压式呼吸防护屏障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海峡论坛是一场两岸文化盛宴。海峡论坛期间的重要活动第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更是延续“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吸引两岸众多参与者和观众。利用这一契机,厦门检验检疫局启动《中国国门时报》和《中国检验检疫》杂志进厦金航线阅读活动,让大质检文化为盛宴添彩。
6月18日,千名宝岛台湾的旅客乘船抵达五通码头,其中46名为来自金门县、澎湖县等县长、议长、各局局长及署长等台湾重要参会嘉宾。在码头休息的间隙,他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了《中国国门时报》和《中国检验检疫》杂志。
据了解,参加本届海峡论坛的上万名台湾同胞,大多来自民间的基层民众,其中来自岛内最基层乡镇、村里的普通民众占了八成,中南部乡亲约占六成,他们大部分从没到过大陆,为此,厦门检验检疫局在现场专设咨询台,分发宣传手册,及时提供检验检疫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以其特有的方式欢迎参会嘉宾,向台湾同胞展示检验检疫文化精神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