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宝安区坂田街道市场监管所接到市民举报,该街道田村内有一个鸭脖卤味制品加工点无证经营,产品质量堪忧,卫生环境条件恶劣。不久后,执法人员对这个地下加工窝点进行了查封。
执法人员发现,该加工点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涉嫌非法经营,现场有大量透骨香、辣椒油树脂、透骨香、嫩肉粉、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怀疑有超标加入添加剂行为,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据调查,该加工点所生产的食品主要供应给富士康公司门口的摊档,以及附近的一些农贸市场。
据了解,像这样无证无照的经营行为,已经成为威胁深圳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因素,亟待相关职能部门加快理顺监管体制,完善监管模式。
随着外来务工人数的增多,深圳人口密度逐年提高,而人口密集区域多集中在一些城中村。这些区域,也往往是无证无照经营者的聚集地。据调查,造成深圳市无证无照非法经营食品行为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违法建筑和闲置厂房的存在,为无证无照加工行为提供了生存条件;人口急剧膨胀客观上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的不配套、不衔接,造成了“黑窝点”总是可以找到藏身之处。
近年来,深圳除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作之外,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点进行重点专项整治,但“黑窝点”生产的米粉面条、卤制品、豆制品、面包糕点、酱油、酒类等总是屡打不绝,成为媒体曝光与群众投诉的一个热点。
无证无照非法经营行为的长期存在,也侵害了广大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日前,深圳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韩香南呼吁,要从根本上消除无证无照经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关键是要从监管机制上治本。
首先要形成联动机制,让为无证无照经营提供生产场地的业主负连带责任。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并非随地搭棚就能生产,一般都是在地租便宜的城中村租厂房进行非法加工。一旦有执法人员对加工厂房进行查封后,经营者往往会“鸟抢换炮”,到别处租个厂房违法再生产。因违法成本较低,无证无照经营“卷土重来”的可行度极高。若要在根源上防治,务必让出租物业的业主与食品经营者建立起连带责任关系。业主出租与营业资质挂钩,若经营者拿不出相应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业主仍出租提供生产场地则要被连带追责。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在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据了解,深圳原有农贸市场约500家,其中大部分已经改造升级,但仍有一部分存在经营条件差、产品采购不规范的情况,而大型超市、商场的食品进货渠道都比较正规,且基本都建立了采购和销售台账制度。因此,韩香南还建议,农贸市场也应该像超市、商场一样,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鼓励要求它们从正规生产企业采购,将违法生产的食品拒之门外。如果农贸市场采购或销售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应同时对制假者和市场开办者进行查处惩罚,阻断违法经营食品的销售渠道。另外,深圳可以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相应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