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汽协:混合动力汽车是近期产业化重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从2009年7月黄山峰会到2010年3月丽江峰会,中国汽车T10企业全面发力,开展联合调研,实施共同行动,提出传统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新能源汽车共同行动纲要,全力推进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

  一、T10企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本观点

  1、我国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世界汽车产业(包括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挑战: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区域性的空气质量及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车用能源及动力系统的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能源多元化、车辆节能与轻量化、排放清洁化、动力电气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发展节能汽车和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存在产业安全及经济安全等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石油安全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200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2%,预计未来会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和减碳压力,传统汽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油耗和碳排放将成为我国汽车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汽车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三横”的研发布局和技术体系;初步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技术,动力电池和电机取得重要进展,部分产品基本满足示范运行要求;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正逐步向产业化推进。同时,初步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和测试评价能力。

  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长期不足,高端技术尚有一定差距;产品缺乏充分试验验证与改进,在高端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尚不明确;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的传统汽车技术,如整车电子控制、轻量化、电空调、电制动、电转向、机电耦合传动系统,也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需要各有关行业协作攻关,需要举全国之力,共同推进发展。

  3、继续狠抓传统汽车节能减排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传统汽车依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目前,我国乘用车油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为8.13升,明显高于同期欧洲6.6升和日本5.9升的油耗水平。我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和节能空间决定了传统汽车领域的节能潜力依然很大。T10企业认为,全行业应全面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推广高效内燃机、传动与驱动、整车设计与优化、轻量化等先进节能技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水平,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25亿辆,车均燃油消耗约为2.24吨;2020年将达到2.11亿辆,对应车均燃油消耗约为2.01吨。综合考虑各种先进节能技术及混合动力市场化等因素,若2015年车辆总体节油率达到17%左右时,单车平均燃油消耗约1.86吨,平均节约0.38吨,总体可节约燃油4762万吨(约相当于2100万辆纯电动汽车),相应CO2排放量减少约1.51亿吨。若2020年车辆总体节油率达到30%左右时,单车平均燃油消耗约1.42吨,节约车用燃油约0.59吨,总体节约燃油1.2亿吨(约相当于6100万辆纯电动汽车),相应CO2排放量减少约3.93亿吨。

  4、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明显节能减排效果,是近期产业化重点

  混合动力汽车基本不改变驾驶方式,具有明显节能减排效果,且成本增加相对较少。同时,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基础设施支持,因此,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化的重点。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车型,对于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工程化技术,促进各项电动部件的应用,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奠定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我国应全面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加快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促进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5、加强纯电动汽车的科技攻关,加快示范试点,推进产业化进程

  纯电动汽车具有使用过程零排放、低耗能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高性能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为主攻方向,加快产品开发和工程化技术。由于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要求高,故应加强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以进一步验证车辆性能和设施的适宜性,通过局部应用提升产品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以占领技术制高点。

  同时我们认为,我国应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实现电池技术突破,全面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纯电动汽车的全面产业化创造条件。

  6、密切跟踪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加强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方向。

  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在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体系;研发的样车与国外相比,主要技术指标水平相当;样车进行了示范运行。但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在核心技术上,如燃料电池电堆和发动机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离商业化差距甚远,储氢和氢能源基础设施等问题均未解决。

  为此,我国应加强跟踪国内外发展动态,加强有关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研发。

  7、因地制宜,鼓励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应鼓励在有条件和适宜的地区发展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甲醇、乙醇、二甲醚等替代燃料汽车,加快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运行,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减轻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

  8、全力推进汽车小型化,发展小排量汽车

  推进汽车小型化,发展小排量汽车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小排量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和节约资源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紧张。提高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可稳步优化汽车产品结构,降低车辆燃料消耗,从而加快实现汽车工业节能减排。

  9、我国不宜大幅度推广柴油轿车

  现代化的柴油轿车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喷技术、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等技术,不仅比汽油车更节油、动力性更强,而且还大幅提升了尾气排放标准。发展清洁柴油轿车成为欧洲国家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引起我国部分人士的关注。

  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我国发展柴油轿车应慎重行事。欧洲以进口成品油为主,而我国主要以原油提炼成品油为主。由于受生产工艺限制,从原油中提炼出的柴油和汽油是有一定比例的,目前我国从原油提炼生产的柴油和汽油比例约为2.2:1,已接近最大值。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公路运输和航运、发电、铁路等领域使用柴油量很大,柴油和汽油消费比例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约为2.3:1)。而全球柴油和汽油消费比平均为3:7,已经出现了严重倒挂。近年来,我国的柴油供应一直十分紧张,若大规模推广使用柴油轿车,必将进一步加剧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因此,我国不应盲目跟从欧洲大比例发展柴油轿车。

  10、我国应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传统汽车技术,如整车电子控制、轻量化、电空调、电制动、电转向、机电耦合传动系统,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形成满足整车配套需求的产业链时不我待。

  11、T10企业认为,应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T10企业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存在自我创新不够、体系不完善、标准缺乏充分验证、标准制定结合国情实际和产业化发展需求不足等问题,应全面加强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

  我国应坚持立足国情实际原则,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服务产业为宗旨,从而实现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发展相协调。同时加快行业标准制定,以带动企业标准制定,并推进国家的标准规划。

  为此,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应注重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际,制定适应市场及产业发展需求的标准;注重标准体系完善建设,突出重点,抓好基础性标准、安全标准、产品验证标准的制定;保证标准制定的透明度、公正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加强标准制定的前期调研、论证和评审。同时,应采取创新标准制定模式,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作用,促进标准快速、科学制定。

  二、T10企业共同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

  (1)T10企业将协同全行业,用两个五年计划时间,到2020年,努力提高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2)全力推进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转型。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应用达50万辆以上;电动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汽车,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汽车比例达到年产量的30%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车平均单车油耗下降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T10企业共同行动的具体目标

  (1)T10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3%以上,全面开展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以及传统汽车节油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研究,到2020年形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开发能力。

  (2)加快纯电动汽车研发进程,促进产业化发展。

  T10企业将纯电动汽车纳入产品规划战略,逐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掌握整车和关键系统的核心技术。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作,从发展纯电动小型乘用车和大型客车起步,逐步实现产业化。

  (3)全力推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重点推进微、轻和中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城市公交车的产业化,进一步掌握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工程化技术;同时积极开展全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带动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切实降低油耗,为向纯电动过渡打好基础。

  (4)联合推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产业化。

  由T10企业(部分或全体)投资,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相当的资金投入,并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合作(控股或参股),参与关键系统和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形成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配套能力。

  (5)联合推进研发电动转向、电动空调、电动制动系统、机电耦合系统并产业化。

  由T10企业联合投资,联盟内优势企业牵头,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相当的资金投入,吸收优势的汽车配件企业,培养2-3家年产30万台(套)以上的电动附件生产企业(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助力、电动水泵、电动油泵、电动空气压缩机等),形成为全行业电动汽车整车的配套能力。

  (6)联合制定新能源汽车及重要总成的验证和生产标准。

  加强新能源汽车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开展研究生产的主要企业为主体,联合促进制定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检测和试验验证标准。

  三、T10企业共同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措施

  (1)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建议国务院设立由有关部委参加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成立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T10企业愿积极参与并承担重要责任。

  (2)建立足够金额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专项资金。该项资金专门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产业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应用试点等。

  (3)设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科技专项,重点研究锂电池和新一代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汽车整车、新型发动机、变速箱等,掌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4)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制度,包括对纯电动汽车的长期补贴,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短期补贴,以及对所有节油汽车的税费优惠,补贴与优惠应覆盖私人购车。此外,有关财税制度还应明显起到引导全社会消费向小型化、小排量转变的作用。

  (5)鼓励和支持代用燃料汽车的研发,并在有条件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尽可能缓解石油紧缺。

  (6)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切实指导好示范运行和试点城市的有关管理工作,重在研究探索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模式的经验,防止圈地谋利,防止一哄而上,防止盲目建设。

  这些措施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保证。

作者:佚名 来源:中汽协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