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监行政案件的办理过程中,证据具有重要地位。审查判断证据是行政处罚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证据审查工作对确保案件办理质量、防止错案和假案、促进依法行政、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质监行政案件的办理过程中,证据具有重要地位,审查判断证据是行政处罚活动中的关键环节。
建立三审制度
笔者认为,目前,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案件证据三级审查制度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严把证据关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对案件证据材料把好自查、初审、复审三道关。一是严把证据自查关。行政执法机构成立案件审查组,建立自查评分细则。在案件调查结束,案卷材料报送审委会办公室初审前,对案卷证据材料进行自查,自查情况作为本单位对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再予报送审委会办公室初审。二是严把证据初审关。审委会办公室在案件初审过程中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判断各项证据是否具有证明能力以及是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三是严把证据审理关。在案件集体审议的过程中,审委会应当对案件进行全面审议,对违法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要求承办机构补证或者纠正,做到严格程序、提高要求、层层把关。
证据审查的主要内容
对证据的审查,重点要分析、研究案件调查阶段所收集的证据是否符合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只有那些有根有源,来自于客观实际,内容真实的证据,才有可能成为证明案件的根据。因此,审查证据的真实性,是审查判断证据的首要任务。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来源;二是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
审查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又称证据的相关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着某种联系,即能够证明案件的某一真实情况的事实。审查判断证据的关联性,一般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客观联系,凡是与案件事实无关的事实或材料,均应从案件证据中剔除出去;二是分析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和性质,一般来说,直接联系的证明价值高于间接联系,因果联系的证明价值高于非因果联系,内部联系的证明价值高于外部联系,必然联系的证明价值高于非必然联系。只有查明各种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性质的联系,它们能证明案件中的什么问题,以及证明价值的大小等,才能对不同性质的证据加以正确运用。
审查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形式以及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一般应从3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备法定的形式; 二是审查判断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三是审查判断证据的运用是否合法。
证据运用的原则
证据经过严格的审查判断后,如何运用证据认定案情,对于正确处理案件,实现执法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遵守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的一些基本原则。
证据确实和达到一定量的原则。例如在听证案件中,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所谓查证属实,一是指已经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审查核实的证言笔录,应当在听证会上宣读并听取执法人员、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二是证据中的所有矛盾得到了合理的排除,包括证据自身的矛盾,证据之间的矛盾,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我国行政执法中要求证据充分,这是运用证据认定案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事实清楚和完整原则。所谓事实清楚,是指运用证据认定的事实是清晰和确定的,而不是含糊不清、抽象笼统的。所谓事实完整,是指实体法规定的与定性量罚或权利义务有关的一切案件事实均已查清。
认定公开和合法的原则。首先,所有用作定案的证据必须向当事人公开,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或由当事人相互质证。其次,运用证据认定案情必须说明理由并在执法文书上体现出来。
结论惟一和排他原则。运用证据认定案情必须做出结论性意见,如违法事实是否发生,如已发生,是否为违法嫌疑人所实施?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者行政处罚是否适当?只有明确地做出上述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才能据以确定违法嫌疑人应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而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
符合逻辑规则的原则。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不发生歧义;遵守直言判断、模态判断或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条件和要求,防止判断中的错误;正确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同时还必须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和认定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