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铜陵投资28亿元,建设年产25万吨光亮低氧铜线杆及14万吨精细铜线项目,我们看中的不仅是这里丰富的资源,更看中铜陵有一个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技术,平台支撑得天独厚。”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金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安徽以“政府公共实验室、经济发展技术支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自主创新研发基地”为目标,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技质监的竞争力,把科技质监进一步做强、做精,着力形成科技活力竞相迸发,实现科技服务能力不断跃升。围绕优势产业形成了在建和已建的国家质检中心9个,分别布局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的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5市,覆盖钢铁、铜业、石化、汽车、农副产品加工、煤炭、节排水、建筑节能等主导产业,数量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已经建成的国家排灌及节水设备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检中心、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国家铜铅及制品质检中心,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铜陵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目前安徽省已建成的国家级质检中心之一,中心实验室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能力验证。去年6月,铜陵长江铜业急需一份25吨无氧铜杆产品的检测报告,企业从申请检测开始,仅用3天时间就拿到了铜陵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该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过去我们的产品都是送到上海等地检测,需要近1个月时间,现在不出铜陵就可以完成检测,企业不仅赢得了时间,也降低了运营成本,赢得了效益。
位于安庆的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提速。在施工现场,安庆市质监局局长汪正颂说,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必将促进安徽省特别是安庆市的石油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以石油炼制为基础的石油化工为主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整体升级,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速塑料、橡胶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以安庆石化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工业集聚区域,为皖江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安徽省质监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全力服务“示范区”和“试点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推出的10项具体服务措施中明确表示,安徽今年将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抓住国家第二批质检中心规划布点的重大机遇,在9个在建和已建国家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力争再建设3至5个国家质检中心、10至15个省级质检中心,并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区域性质检中心,为示范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将示范区打造成中部地区质量技术检测高地,促进相关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整体转移,带动自主创新,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质量提升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示范区的质量提升行动,各个国家质检中心将在为政府实施相关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服务。承担或参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标准方法的研究或验证工作,以及相关检验仪器设备的开发和研制,着力建立相关产品质量信息体系,及时为政府、企业提供国内外标准、新产品开发信息、消除贸易壁垒措施方面的信息。
在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的同时,安徽还将统筹抓好检验检测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省级技术机构的项目建设水平和能力,与市县技术机构真正实现“错位发展”。
安徽省质监局局长张万宽表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质监部门将更加积极主动,在产业政策倾斜、绿色通道服务、质量管理、计量检测、标准体系建设、技术平台支撑、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区域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支持、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融入大科技、创新大思路、服务大格局、实现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