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专家指斥个别厂家宣传MPEG4“不当”,强挺H.264标准 ,与IPTV热闹的商用试验相比,IPTV标准似乎慢了半拍,但这并不妨碍H.264技术渐成主流。
昨日,上海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吴志明博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态,“H.264方案代表的是先进技术,是行业融合的技术,它不仅考虑到传统视频(广电)的需求,还考虑到了通讯需求,也考虑到了流媒体的需求。”
尽管IPTV标准有很多种,但在国内主要采用MPEG4和H.264两种技术。吴志明认为,以往,国内IPTV采用的编解码格式以MPEG4 Part2为主,但是这种标准并非国际通行,许多芯片和设备厂家也不支持该标准。这就造成了MPEG4 Part2的封闭性,对IPTV业务扩展带来麻烦。
近段时间个别厂家宣传“MPEG4非常稳定且具有成本优势,上海电信采用H.264标准存在风险”,吴志明对此予以驳斥说,相比来说,H.264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因为国内某些厂商很难赶上,又为了争取市场,所以在作MPEG4的不当宣传。
事实上,虽然H.264成本相对MPEG4贵很多,但专家预测基于H.264的产品3个月内就能出方案,半年内就会成熟,受芯片价格影响终端价格也将相应下降。
更现实的原因是,该技术符合国内带宽现状。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宽带视频业务团队副总裁汪莹说,“H.264使图像压缩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阶段,能够在较低带宽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这正好适应目前国内运营商接入网带宽还非常有限的状况。”
今年9月,中国电信委托上海电信研究院进行了基于H.264技术的第二次测试,涵盖了点播和时移、直播、机顶盒及机顶盒与平台接口、增值业务、业务管理平台、运营支撑、性能7大测试模块。测试主要是检验IPTV系统的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的能力,并对MPEG4和H.264方案成熟度进行实际验证。上海电信研究院多名专家公开支持H.264是未来IPTV的发展方向。
有消息称,拥有IPTV唯一牌照的广电系统倾向MPEG4。此举是否意味电信和广电暗自争夺产业主导权?吴志明博士对此避而不答。
但运营商已经是“先上车后买票”了。本月中下旬,苏沪粤等地IPTV系统招标结果出炉,华为、中兴、UT斯达康分食订单。中兴独家中标的江苏电信IPTV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IPTV网络。
既然H.264标准已经成熟,国内运营商为何还迟迟不商用呢?汪莹认为,产品价格是制约H.264规模商用的主要因素。不过汪莹说,H.264机顶盒的价格,有望下降到与MPEG4Part2机顶盒同样的水平。
吴志明博士说,“现在还是过渡期,(技术标准)未来几个月会进一步明朗。”不过,IPTV产业链的复杂性导致了IPTV标准制定的困难,它所涉及的技术是由不同的标准组织制定的,很难将他们统一规划。
今天,在京举行的“中国IPTV产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研讨会”有望使这一问题清晰化。
H.264和MPEG4
目前中国采用的IPTV编码标准有MPEG4和H.264。H.264由于采用了多项提高图像质量和增加压缩比的技术措施,不仅比H.263和MPEG4节约了50%的码率,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容易获得平稳的图像质量。MPEG4则是由MEPG(动态图像专家组)制订的一个ISO/IEC标准,但目前的系统和终端尚无法做到平滑地从MPEG4升级到H.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