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人组成的演讲团,却能在全省巡回演讲中引起轰动。无论是系统内还是系统外,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代表,听完演讲后都对其称赞有加。演讲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了质检人,让质检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肩上的负责。
应当说能有这样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除了质量本身与大家息息相关、人人都关心质量这些客观因素之外,演讲活动形式的新颖和演讲者本身出色的表现也功不可没。
在2010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构建大质检文化成为今年质检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所谓文化,按照广义的理解,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因此,构建大质检文化,自然是全国质检人这个群体所形成的一种让整个系统接受、理解并执行的思想、理念或行为。作为突破口,陕西省质监系统选择的是用“善”这一我国流传久远、影响深远的文化元素,来诠释新时期的质检文化。尽管这种联系,并非每个人都能完全理解和赞同。但重要的是,它完成了文化的第一个使命:载体。
古人云:文以载道。虽然说的是千古文章,但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群体而言,文化是其理念、思想表达的一个载体。因此,构建大质检文化,就是要找到全国质检人都能接受、认同和执行的一个载体,来传达这个群体的理念、思想和行为。
陕西质监人找到的文化载体是“善”。而为了把质监“善”的文化播撒到三秦大地,他们又给文化的传播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载体——演讲。文化本身是一个群体思想、理念的载体,但文化的表现也需要寻找载体来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质监、与善同行”巡回演讲能在陕西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样的成功提示我们:构建大质检文化需要合适的载体;把这个文化发扬光大,更需要合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