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第一罐10个标准气压的氧气已经充装完毕,制氧机运转正常。”4月20日20时30分,青海省质监局副局长、特种设备抗震救灾工作组(以下简称特设工作组)组长朱台青接到前线报告。与此同时,在抢修现场青海省武警玉树支队医疗制氧站(以下简称玉树支队制氧站)内,欢声雷动,奋战了4天4夜的15名特设工作组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
事情是这样的。
4月14日深夜,武警玉树支队政委贾振雄电话告急:玉树支队制氧站遭地震破坏,急需支援抢修。接到电话的青海省质监局特设处处长陈孝存马上向局领导汇报。在此之前的14日上午,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的两小时内,陈孝存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对玉树州在用的71台各类特种设备、包括玉树州两处制氧站进行了排查摸底。
玉树地震后,需要医疗救助的人员不断增多,特别是高原反应引发的各类病症病人,对氧气的需要量十分巨大。而地震摧毁了玉树州仅有的两处制氧站,经初步勘查,一处已彻底被毁,玉树支队制氧站尚有修复的可能。
灾情就是命令!14日上午,青海省质监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青海省质监局局长周忠诚立即指示:成立特设工作组,12小时之内组建抢险、检验5个工作队;24小时内集结完毕,随时待命出发,并特别指示工作队要配齐抢修玉树支队制氧站所需的有关检修设备、检验仪器、工作服、常用生活用品和抗缺氧用品。
16日7时,冒着大风、沿着崎岖的山路,第一批集结的特种设备服务队36人,分乘12辆车,由周忠诚和刚刚到达西宁不到7个小时的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崔钢分头带队,急速开赴救灾前线。
17日凌晨,抢修战打响。
顾不上16个小时的长途劳顿和高原反应,特设工作组命令:临时组建的“抢修服务小分队”15名队员,立即出发。这些从特种设备服务队中抽调出的精兵强将,将在玉树支队制氧站开展一场攻坚战。
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玉树支队制氧站,地处青海省武警玉树支队院内,包括制氧机房、医用氧舱、辅助制氧设备等多处设施。服务小分队到达后看到:整个制氧站大部受损,设备整体移位,现场一片狼藉。
战斗从清理震后废墟、标识受损部位、记录零件型号开始。17日7时,崔钢带领的专家组也到达制氧站,对抢修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哪种零件要重点配置,哪个部位要先行抢修。当听到高压氧舱急需维修配件后,他又立即现场联系制造厂家,紧急协调予以解决。
4月18日,抢修工作全方位同步展开。制氧机成为救援的重点之一。玉树灾区用氧全部从西宁运转,来回耗时近1天,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制氧机抢修出来,那将会大大缓解玉树灾区用氧压力。服务小分队深知工作的重要性,每个关键点都是“包干”到人:氧气过滤器、压缩机、管路、电路系统……他们加班加点抢工期,没有丝毫的马虎。
一次,负责阀门检修工作的小王不慎将手碰伤,鲜血直流。由于现场没有包扎药具,队友们劝他到附近的武警医疗点处理一下,但小王没有听,他用随身携带的卫生纸胡乱地裹一下,又投入了战斗。他说:“趁着有电,抓紧干,早一点修好制氧机,就能早一点缓解灾区群众的痛苦。”
高压氧舱这个大家伙,同样在地震中受了伤。它的样子像个潜艇,长7.2米、直径2.2米,能同时容纳8个人进入舱内治疗。但是现在,它完全倾斜了,舱体前部移位严重,舱身附带设备不同程度受损。救援它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抢修工作首先从氧舱复位开始。队员们集思广益,拿出了几套方案,最后确定从固定氧舱脚部支架开始做起。测量移位角度、计算舱体高度、对比安装图纸、焊接脚架……技术员做起了搬运工,工程师当起了电焊工。19日下午,抢修工作进入了关键期:氧舱终于基本复位。当日16时,各路抢修队员也是捷报频传:制氧机、各种管道已进行复位,电路系统也检修完毕,可以进行调试和其他试验。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现了:机器调试缺少供电电缆线,抢修工作再次停工。
“整个抢修期间,不是缺这就是缺那,供电时断时续。”既是队员,同时又身为玉树州质监局副局长的王爱东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力系统保障不足。有时候正赶上饭点来电;有时候半夜来电,加之抢修现场在军事管理区,遇到停电停工必须要撤离,通知来电我们马上又要赶到,最多的时候,一天来来回回跑五六趟,但队员们没有一个抱怨的。”
4月20日20时,冲锋号再次吹响!
来电了,服务小分队立即各就各位。
“电路系统无异常。”“管路畅通。”
“氧舱空气气密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制氧机开始制氧。”“制氧机开始充氧。”“第一罐达到10个标准气压的氧气充装完毕,效果良好。”
20时30分,随着一阵欢呼声,15名抢险服务小分队队员相互拥抱,喜极而泣:抢修了4天4夜的玉树支队制氧站终于出氧了。
21时,贾振雄手机信息电告青海省质监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已修复,感谢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