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0时,艳阳高照。在河南省温县北冷乡怀山药标准化种植基地,该乡西南冷村村民康立新正在指导农民种植。
“芦头就是怀山药的种子。这是个细活,在事先刨好的4厘米左右深的浅沟里,按照23厘米间距,顺着芦头的芽头一个方向放,最后一个芽头则要倒着放,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泥土。”满手泥土的康立新一边说,一边演示着。“等到今年10月底刨收季节你再来,就能吃到正宗的怀山药了。”
和这片田地隔着一条小埂,连片的6公顷多土地,也是康立新所在的18户农民合作组织的怀山药基地。“像这样的标准化基地,咱们还有4个。”康立新自豪地说。2004年,他加入地方农村合作社,开始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种植怀山药,当年山药单产增收近千斤,比其他农民多获利近万元。后来,邻居们都来取经,从三四户增加到十多户,就成了今天的规模。
铁了心跟康立新一起干的村民王树强说,开始他不服气老康,但当年的收成让他傻了眼:自己的山药又短又弯,毛刺又多,而老康的山药又长又光滑,就像一个标致的大姑娘,水灵灵的。最后一打听才知道,老康种植前做了“手脚”。他翻地时“土行孙”帮了忙,这个“土行孙”就是取代传统犁铧的一排铁钻。拖拉机带上长达1米多的铁钻头,犁出来的土地又松又软,山药才能可劲往下长。“过去是铁锨牛犁,现在全靠标准化。这不,跑着的手扶拖拉机正在试验连片栽种技术呢。”王树强指着远处的拖拉机说。
光犁好田还不行,等长出枝叶了,搭架子也有讲究。这个合作社的农民李志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如果枝叶随意疯长,或者是倒伏,都会影响山药的“长相”。“过去咱们不懂,现在大家从地方质监局、农业局印制的种植标准‘明白卡’上都知道了,搭架一定要控制在1米以下,这样做的好处是长出的枝叶疏密有致,既通风透亮,日照充分,又防雨防旱,保墒保肥。”李志强掰着手指当场卖弄他的标准化知识:芦头要选17~20厘米的、重量50~80克的;土地要深翻80~90厘米;浸种20~30分钟;种植密度每亩6000~7000株……
听到这里,身边的农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争先恐后地说起了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化种植的好处。“现在亩产能增千斤”、“价格也从过去的三四元一公斤增加到十五六元”、“俺们旱涝保收,因为俺是参与标准化制定公司的订单农户”……大家七嘴八舌。另外,为了怀山药口味纯正,现在这些山药基地,包括并称为地方“四大怀药”的传统经济作物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等,全部使用了土鸡粪等生物肥料。王树强指着田边树上挂起的彩条广告说:“这不,专门销售这些肥料的公司,促销广告都挂到了咱们地头上了。”
农民“望天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眼下,康立新最愁的心事又来了:土地太少。“怀山药生长过的土地,一般要休耕4年左右,在温县适合种植的土地只有1万多公顷,但像咱们这样规模的农民合作组织就有十多个,大家都在‘抢’流转土地,而抢到土地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你的标准化技术一定要比其他人过硬。”为加强竞争优势,目前,康立新把他带领的18户农民分成了几个标准小组:种植组、销售组、采购土地组等。无论走到哪里,谈起标准种植技术,他都是如数家珍。
“好把式是在土地上操练出来的。据说,像怀山药这样的农产品地方标准有40多个,但在种植怀山药这个方面俺们合作小组最有底气。”康立新充满信心地说:“过两天中央电视台要来拍俺们的标准山药,我预留了一些在地里,挖几个你尝尝。”说完,他扛起铁锹往前走。在他身后,跟着一大群老少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