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省和邯郸市质监局的帮助下,武安市武安小米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
武安小米品质优良、色泽金黄,入口绵甜糯香,极富营养、市场声誉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据史料记载,武安是粟的发源地,谷子的故乡。1973年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窖藏谷子,考古学家证明距今7300年前新石器时期,武安原始人种谷,已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武安谷因此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2004年3月,该市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小米之乡”。200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小米之乡”。
科学研究表明,武安小米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人体所需要的色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很高,每千克小米中含色氨酸192毫克,蛋氨酸2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载:“粟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渴泻痢……所以泻肾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煮粥食,宜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长年食用可延年益寿。
武安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丰富;雨热同季,旱寒同期,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夏谷在孕穗阶段正值7月下旬8月上旬的雨季,符合其“拖泥秀谷”的特性,到后期正值秋高气爽的天气,符合其“淋出秕来,晒出米来”的特性。武安属褐色土地带,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利于蓄水保墒,排水通畅,且67%是旱地,适宜抗旱耐旱的谷子生长。该市常年种植谷子1.33万公顷左右,2009年种植达到1.58万公顷。其中无公害谷子面积达1.4万公顷,绿色谷子面积684公顷,有机谷子面积84.8公顷。多年来,经过辛勤的武安人民对谷子进行多次筛选和改良,谷子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加工成的小米色泽金黄,熬出的粥米油多,胶稠度高,营养丰富。
但是长期以来,武安小米品牌意识不强,发展观念落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仅满足于自给自足,制约了武安小米的发展。近年来,为了带动武安小米产业的发展,适应国际市场,武安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小米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发展优质小杂粮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发展小米产业的实施方案》,并把小米产业列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10大产业之一,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扶持谷子生产;在技术上,他们依托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指导谷子科研与生产,示范推广优质专用谷子新品种、有机、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实现品种更新和良种良法配套。有关部门请来专家在群众中传授生产经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通过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建设、优种供应、试验示范、标准化生产,促进小米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武安小米的市场竞争力,为小米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2007年,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了集谷子脱粒、色选等先进工艺为一体的生产流水线,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并且可以进行精包装,彻底结束了武安小米零、散、小的加工模式,拉动了武安小米的蓬勃发展。
有关人士认为,对武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必将极大地增强广大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加快武安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