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上曾被德国和日本先后分别占领18年和6年,但青岛人对这两国的态度却极为不同。如今德国占领期间的建筑基本还都在,并被当作文物保护起来,而日本建筑则几乎全被拆毁了。青岛人之所以这么做,抛开别的不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那就是出于对建筑质量的判别。
举个例子。青岛市中山路一带的排水工程是早年间由一家德国公司修建的,至今数十年间这一带路面从未出现过积水,当地人非常惊奇。有一次工人进行检修时,发现下水道某部位的一个零件坏了,需要更换,但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于是就向这家德国公司求助,可惜的是,公司已经不生产这种古老的零件了。就在人们失望的时候,这家公司打来电话,说可以让维修人员在发生故障的地方周围一米的范围内找找看,很有可能地下就埋着备用零件。工人试着挖了挖,果然找到了一个包装得严严实实的零件包,其中就有那个需要更换的零件。
青岛人佩服的不仅是德国人对待工作精细、严谨的态度,更为他们深入骨髓的“百年大计”的质量意识所折服。相比之下,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就实在看不过眼了。
事实上,“百年大计”的建筑质量意识,正是德国制造的基础和生命之本。这首先体现在汽车制造上。人们常说,汽车是行动着的房子,或者干脆把一些车叫做房车,但真正把车当房子造,以“百年”质量预期的,只有德国人。关于汽车的概念,德国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靠从无到有的想像、钻研,以质量安全为第一保证的。而日本人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学造车的,而且它造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在把别人车上有的拿过来模仿时琢磨更多的是怎么做更便宜。日本车的最大口碑是省油,人们都把这当作是日本车技术先进的结果,事实上,它的车轻才是重点。德国人也曾经想过把车变轻以达到省油的目的,但考虑到把钢板换成铝合金成本高得吓人,就只好放弃了;而日本人的“技术”则十分干脆,直接把钢板厚度减下去2/3,这样既降了成本又省了油,轻松搞定。
造车观念的差别决定了两者对质量要求和技术追求的巨大不同。有这样一个段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的‘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事实却是撞完后,该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得越薄越好,发生意外时既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又能过关。
我们虽不能说日本车就一无是处,但有德国比着,其市场路线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了。而丰田这个曾经的汽车制造业的楷模,也以当下创纪录的召回向世人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号:以追求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表面上的市场竞争优势为核心诉求的造车理念,终非正途,亦难长久,免不了导致产品质量和安全上的疏漏和瑕疵,从而在生存发展之路上跑偏,甚或失足坠崖。
在世界制造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中国制造究竟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