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四川内江质监局局长郑平,是在他赶来参加四川省质监局长工作会的间隙,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学者的儒雅,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果断。
郑平告诉记者,质监工作既累又枯燥,既然成为了质监人,就担负起了为企业、为人民、为国家把好产品质量关的职责。
在三聚氰胺奶粉风波那段时间,郑平带领着质监系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全市涉乳企业进行了拉网排查。郑平说,三聚氰胺事件给质监工作敲响了警钟,一丝疏忽带给老百姓的将是巨大的灾害。
关键词:调研报告
郑平认为,要做就要做学者型质监人,在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去年,在赴浙江省挂职锻炼两个月期间,他本着“从理念层面、管理层面、专业技术层面取经充电,感受科学发展的成果,学习科学发展的经验”目的,总结绍兴质监先进经验,结合内江实际,撰写了《研究需求找准载体提高内江质量经济工作有效性》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内江质量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挂职锻炼回来后,郑平通过对绍兴成功经验的进一步转化和实践,推动地方政府加大“质量兴市”的力度,设立了政府质量管理奖。内江市政府与四川省质监局成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对内江质量经济、品牌建设、技术检测等多项合作,深入推进内江“以质取胜”战略。同时,内江市政府批转了由内江市质监局、内江市安监局联合起草的《全面推进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意见》,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内江市政府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之一,纳入对县(区)政府安全生产年终目标管理。
郑平撰写的调研报告也获得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三等奖、内江2009年度优秀调研文章等殊荣。
关键词:绿色通道
针对引资企业急需政策支持以加快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郑平毅然决定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在质量认证、企业标准制定、技术检验检测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优惠,扶持招商引资企业发展。
同时,还通过调研,以酒精、汽配行业为试点,积极推进5S现场质量管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等工作,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在园区设立质监办事处,实现对企业监管服务的“零距离”。
开辟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平台,建立快速检验检测平台。发挥建立在内江的四川省肉制品检验中心、四川省糖类产品检验中心和省上配置的快速食品检测车的联动作用,建立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缩短检验周期。
关键词:地理标志保护
内江质监局充分利用加入山东和深圳标准化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构建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农业标准化信息平台,规避企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损失。
内江质监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项,建立企业标准技术体系2个,农产品标准体系7项。其中,资中塔罗科血橙、隆昌水禽、东兴区蔬菜等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塔罗科血橙项目得到全省最高的98分。继资中冬尖、威远七星椒后,今年资中鲶鱼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资中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县。标准化工作上,注重体系建设和效益提升,重点抓好企业采标和标准研发能力建设,推动隆昌山川机械厂和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向国标委争取国家标准起草任务的立项。用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基础,抓好农产品标准体系、标准化精品示范基地和规范化、潜力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支持内江市中区白乌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关键词:低碳经济
内江质监局抓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探索建立能源计量数据测试、监测、统计体系和平台,形成能源计量信息管理应用制度。通过能源计量对各地节能降耗工作实际成效进行量化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郑平希望,各级政府把能源计量工作纳入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真正把能源计量当作做好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来抓。
关键词:质量黑名单
内江全方位扶持能源电力、饮料食品、汽配制造、钒钛钢铁、电子数码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潜力产品的发展,加大对列入四川名牌、中国名牌培育企业的帮扶力度的同时,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内江质监局健全特种设备、食品和建材产品监管网络,大力推行质量分析报告制度、质量通报制度、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强化政府总体责任意识和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行政执法上注重有效性发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案件回访,抓好普法教育,强化法制建设和法制监督。在开拓新领域和提高执法工作有效性上下功夫,开展食品、建材、农资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开门审案”、规范“自由裁量”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