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一天接到50个仿冒产品投诉。”昨日,首届武汉热干面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方便热干面生产企业呼吁,作为武汉“城市名片”的热干面进入工业化生产后面临尴尬境地,亟待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并申请原产地标志加以保护。
近年,武汉热干面畅销市场,成为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据调查,在武汉的各大卖场里,销售的热干面品牌有七八个,产品样式五花八门,有冷杀菌、高温杀菌的,有油炸、非油炸的,有干面也有湿面。
冠利达必董事长刘海元诉苦,“大汉口方便热干面”外包装及冷杀菌工艺申请国家专利,但市场上仿冒产品不少。这些仿冒企业在网站宣称有上百亩的现代化工业园,实地探访却发现为手工作坊生产,有的甚至标注的厂址都不存在,“企业维权困难”。
刘海元指出,每个品牌工艺、口感不尽相同,对质量要求也不一样,“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必然会影响武汉热干面的声誉,制约产业做大做强。
武汉饮食服务管理处负责人李佩伟表示,2008年,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台热干面地方标准,其中涉及预包装的方便热干面,但缺乏具体细化标准,尚需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