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厦门检验检疫局着力以信息化推进科学发展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繁忙的厦门东渡港区,南起厦金客运码头、北至海天码头,绵延数百里的海岸线碧波万顷,岸线上客货畅流、川流不息。

  这里,有应对厦金客运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频监控中心,依托高速光纤管道,一头连着厦门检验检疫局视频指挥中心,一头连着遍布海峡邮轮中心旅检通道的各个摄像头。

  这里,刚刚举办过全国检验检疫支持参与口岸物流便利化建设现场会的海天码头,依托福建电子口岸打造的检验检疫监管区引起国家质检总局关注,所创造的“厦门经验”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

  这里,正是2010年农历大年初一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过的热土。人们怎能忘记,正是这里一流的信息化设施和管理经验吸引着总书记关注的目光。当总书记听取厦门检验检疫局局长詹思明在海峡邮轮中心暨厦金航线口岸汇报关于检验检疫施检现场,采取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时,总书记频频点头,连说“好,不错”。当总书记在厦门港海天码头考察,了解到该港口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吞吐量连续三个月创历史新高时说,“我为你们的成绩感到高兴。”他希望厦门港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信息社会的现代口岸竞争,已不仅仅是深水岸线的竞争了。近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先行先试,牢牢把握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创新举措,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将大机遇转化为大发展。一通百通、E路纵横。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开发,从平台搭建到系统完善,信息化业已成为推动厦门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

  着眼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力

  以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促发展

  不再是传统检验检疫模式的网络“印象”,不只是简单的以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

  2007年5月,厦门局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局长詹思明亲自挂帅,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近三年来,该局探索以信息化推动检验检疫业务机制改革、提升口岸执法把关有效性和规范内部行政管理的努力从未止步。

  一通百通,八方纵横。借助信息化系统,厦门检验检疫人努力将科学、高效、规范的目标要求,落实到口岸执法把关的每一个环节、内部管理的每一项动作,从而实现了业务改革、行政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项业务改革中,融入了内部规范化管理的大局,为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推进电子检验检疫和“金质工程”等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信息化工作方针,着力夯实计算机网络设施和网络安全基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各项进展可圈可点:

  ——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相继投入160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硬件和计算机广域网的建设,完成小型机光纤存储卡、网卡扩容升级;完成海沧局、机场局、技术中心、和平办等分支机构计算机网络的全面改造;完成中心机房的电源改造和UPS扩容;实施应用系统数据备份,实现了核心业务数据异地备份存储。截至目前,全系统共配有服务器105台,信息点8500多个,各类局域网35个,在线运行系统达43个。

  ——应用系统开发全面启动。积极推广国家质检总局各项检验检疫业务系统,出口电子监管系统有效应用,实现与海关的通关单电子联网核查;自主研发厦门口岸电子检验检疫系统,涵盖了集中审单、电子闸口、统计与质量分析、集装箱适载检验、包装监管等业务子系统,促进了口岸通关业务管理机制变革;办公自动化、国资管理、工资管理、门户网站、信息宣传综合管理、执法数据库、科技资料标准查询等一系列行政管理系统,推动了机关高效运作;完成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建设,“电子眼”覆盖码头、场站等查验场所有关键控制点,实现了全程监控;研发旅客携带物电子查验系统、口岸卫生监督行政许可系统,优化电子转单手机短信申报……

  ——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台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网站管理规定,以及检验检疫业务系统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核心业务和网络系统常运维机制,建立机房值班和巡检制度,明确了运行维护工作规程和要求,及时升级更新应用系统,确保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的正常运行,有效促进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信息化应用的有序推进。

  着眼促进口岸物流便利化

  改革大通关机制 实现五项新突破

  一通百通。通是基础、是保障、是发展、是开放,关系民生、关系和谐,通的关键在口岸。

  厦门局党组谋断超前、力有所重、路径明晰。做足做强“通”的文章,促进口岸物流便利化,信息化建设是关键环节。本着“共建、共管、共享”,从一开始就主动融入福建电子口岸系统,以信息化建设“牵手”业务机制改革,其目标直指多年来困扰检验检疫的提速、减负、增效和严密监管的口岸困局,推进口岸先行、口岸先通。

  2008年7月9日,厦门局东渡办事处在成功开发应用“海港入境货物集装箱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的基础上,经过半年试运行后,正式启用。据介绍,检验检疫部门通过电子闸口系统,可对任何到港的进口货物、集装箱实现全申报。通过电子闸口系统,把检验检疫的把关窗口前移,在受理报检环节即可核对所有货物舱单数据。对无舱单信息或报检信息有误的可实现及时查处,关上了逃漏检之门。

  通过该系统,只要检验检疫机构发出指令,码头立即予以放行。厦门外代报关行刘春秀女士算了一笔账:现在,检验检疫部门通过电子闸口,直接发出派查信息,码头第一时间安排吊柜后,检验检疫部门派人实施现场查验,合格的即时放行。平均每票货物至少可为企业节省交通成本50元、人工成本100元。按此计算,仅东渡口岸试点区域可为企业节省直接成本3000万元以上,加上口岸物流时效等成本,为企业减负超过1亿元,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变革口岸通关机制,靠的是信息化技术创新。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厦门局有效利用地方电子口岸资源,研发并启用“进出境电子闸口”等7个业务管理系统,搭建起地方电子口岸与检验检疫、各类企业与检验检疫、其他执法单位与检验检疫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产品质量数据、物流数据等的采集或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创建厦门局的“监管账户”平台,建立健全了口岸与产地检验检疫协作机制,实现了出入境货物口岸与产地(使用地)检验检疫监管的无缝链接,确保全过程监管的有效实施。

  三年来,厦门局通过完善国家质检总局电子监管系统功能,根据企业是否建立ERP系统的不同情况,研发质控数据采集企业接口,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并与检验检疫部门产品质量数据有效对接,从而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并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提升了企业申报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率,真正做到了有效监管、快速通关。

  2009年6月1日,厦门局出口货物电子闸口系统在海沧口岸试运行。截至今年3月20日,出口舱单全申报信息累计达20多万票。海沧局根据出口企业在海内外的信用记录,进一步加大了单证验证、现场抽查,出口失信案件由此大幅减少。

  信息化建设有力助推了口岸大通关机制改革,实现了五大突破:对所有入境的集装箱货物实施全面监管;对进出口舱单信息实现了全申报;有效杜绝进出口货物逃漏检;加快大通关效率;通过为货主、报关行等提供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等高效便民服务,实现效率倍增,深受企业欢迎。

  着眼提升执法把关能力

  全程监管无缝隙 口岸通关零待时

  让我们把目光回望,镜头拉回到2009年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一幕幕——

  当号角吹响时,面对汹汹的疫情,厦门局党组运筹帷幄,率先启动红外成像仪与视频监控集成系统研发工作,率先启用红外体温热成像仪、率先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系统建设……各类信息化手段紧急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美总安曼APLAMMAN,请立即进入检疫锚地等候检疫。”2009年5月25日,厦门局卫生处一位工作人员在视频监控中心紧急呼叫集装箱船“美总安曼”,第一时间发出检疫指令。这是厦门局率先全国把船舶自动识别(AIS)系统投入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据介绍,只要有船舶进入台湾海峡,就可通过AIS系统进行实时跟踪,随时掌握入境船舶的动态,实现了对来自有疫情国家、地区的船舶,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电子信息化监控。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期间,厦门局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全面改造机场局、海峡邮轮中心的视频监控中心,极大地提升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检出率。

  “35.9℃、36.1℃……”在海峡邮轮中心视频监控室,笔者看到,通过信息化手段,该套系统自动跟踪记录出入境人员的体温,并根据设定的要求发出报警,为进一步实施医学排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该局专门研发应用的红外成像仪与视频监控集成系统,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9年底,该局累计发现发热或有症状人员2739人,转送指定医院被确诊病例107例,占从厦门口岸入境确诊病例总数127例的84.25%,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

  此外,他们还率先全国研发旅客携带物检疫电子化管理系统,并在海峡邮轮中心、高崎国际机场等旅检口岸投入试运行。通过这一系统,在口岸构筑起“违禁物携带者诚信管理”,对多次携带国家限制或禁止入境物品者列入“黑名单”。该局自行研制的两种型号放射性检测设备(NPM-23型人员放射性监测仪、NPM-24型传送带放射性监测仪)也相继投入运行。至此,由全程视频监控中心、“四位一体”的智能平台、携带物查验系统等高度集成的旅检信息化工程基本建成。

  2010年2月14日,农历新年第一天,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海峡邮轮中心视察检验检疫工作,亲切慰问节日中坚守一线的检验检疫人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总书记专门来到检验检疫视频监控中心,了解口岸疫情疫病防控情况,对该局在严防疫病、高效通关以及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2009年5月8日,温家宝总理到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检疫通道视察,认为厦门局“防控设备是先进的,检疫手段是科学的,服务是人性化的”。

  据了解,厦金航线“小三通”开通以来,累计运载旅客近520万人次,约占福建沿海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总数的80%。正是由于厦门局持续引入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出入境人员体温监测、旅客携带物检疫等两大通道的通关“零待时”。由此形成人畅其行的人性化通关格局,为率先改革旅检申报机制铺平了道路。

  着眼加快内部管理规范化

  效能建设的加速器 惠贸便民的连心桥

  厦门局认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重在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业内人士就此指出,“以信息化为手段,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较好地克服了信息化建设与内部管理之间经常出现的‘两张皮’问题。”

  2008年12月27日上午9时,随着工作人员的鼠标点击,优科能源(漳州)有限公司的一票450个锂离子聚合电池的出口电子申报数据顺利通过厦门检验检疫局电子集中审单系统的审核、比对和处理,标志着该局电子集中审单系统正式上线并顺利运行。此时此刻,审单中心全体人员紧张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有的同志还开玩笑说,这单报检号尾数为“8088”的报检单非常吉利,良好的开端将预示着美好的未来。据统计,自该系统运行以来,共有33.5万批出入境货物顺利通过系统审核,审单结论准确率达100%。

  “通过维护审单指令并进行布控,改变了以往人工审单作业模式。”据介绍,自动审单系统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快,实现24小时全天候受理报检服务,较传统审单管理模式通关提速三分之一,出口电子监管企业从申请报检到通关,仅需要8分钟;二是规范,不管是哪家企业,单证只要符合系统要求,自动通过审核,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统一了把关尺度,极大地降低了随意超时、违纪违法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工作人员随机打开检验检疫管理分单查询子系统的一个页面,上面均有报检号、施检部门、接单时间、分单时间、施检人员等子栏目,“业务进展到啥环节、责任人是谁,一目了然。”“通过各类业务系统,实现由人与人见面模式到为人与机模式转变,每个环节都有卡口,从源头上杜绝了检验检疫工作的随意性。”

  科学管理机制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有机结合,正在显现出积极的后发效应。厦门局信息化管理技术从单纯的业务实现手段,正在进一步迈向自动化、系统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管理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正在迅速取代人手,一定程度上也开始行使着人脑的部分功能。通过对检验检疫业务管理、综合行政管理、机关后勤保障等一系列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创新,逐步破解了“信息孤岛”“运用孤岛”问题。

  ——率先全国启用国家质检总局新办公自动化系统,促进行政管理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通过执法数据库,实现了法律法规查询功能,为办案人员及时查询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提供了方便、快速的途径。

  ——率先全国研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实物资产从预算管理、采购、登记、报账等全流程电子化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实物资产管理账目不清、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助推了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收费管理、收支状况分析信息化。

  ——开展统计与质量分析系统,改业务统计报表手工操作为电子化报送,风险预警评估工作与业务系统有机衔接,实现了对检验检疫数据的动态统计、进出口货物质量状况的实时分析,从而为各级各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

  ——开发应用了产地证申报员、单证核销、查询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告别了传统手工作业模式,实现电子化运作,提高了原产地签证工作效率,积极推动原产地证书在进出口外贸中发挥作用,惠及厦门千万家企业。

  ——增强检验检疫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对外服务企业途径,实现了与地方政府、海关、海事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开辟了网上举报、信息发布、在线查询、在线访谈等便民服务形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万物竞择,优胜劣汰。

  一通百通,E路纵横。

  信息化之路不断向前延伸,消失在远方,也消灭了远方。在厦门检验检疫的词典中,远方一度是难以企及的意思,但信息化建设将远方消解成一串数字,比如,进出口货物可以24小时申报或查询通关信息;出入境旅客可以在通道上瞬间甚至零待时接受检疫查验。远方被数字化与具体化后,机关与基层、机关与企业、检验检疫人与老百姓的心理距离也变近了。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气势如虹的发展征程中,厦门局必将以先行先试的使命与担当,阔步推进各项工作的信息化。辉煌鉴雄心,迈步从头越。“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力争信息化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未来,厦门检验检疫人信心满满……

作者:林锦斌 许长春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