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吉林检验检疫局图们办事处创造性的服务,使我们的玉米加工项目和中药材浸膏项目一次性通过注册,三季度均实现出口创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中韩合作投资超亿元的图们市龙泉农工贸有限公司老总南弘俊每当提到这件事时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激动和感慨。
2008年末,吉林检验检疫局图们办事处党组在调研走访时,得知该企业要在2009年引进新项目、延长产业链,在现有中药材出口的基础上增加烘炒玉米和中药材浸膏两个出口品种时,当即与企业签订了“双促双优”协议,并承诺为企业提供全程帮扶,对进口设备随到随检,确保其质量和工程进度;按照“行政许可,服务先行”的原则提前介入,在该企业进行车间改造、布局和设备安装调试时开展技术指导,争取硬件设施和卫生质量体系一次性达到卫生注册登记(备案)要求,有效避免新上项目的再次改造。
为上马新项目,该公司与韩方签订了价值1730万元人民币,涉及药材提取蒸馏系统、中药材干燥器、纯水蒸馏器等1000多个品项的中药材提取设备。数量之多、需求之急、技术含量之高,且到货时间不固定,是图们办事处成立以来承担的货值最高、情况最复杂的一批进口设备检验任务。为了使企业早日投入生产,图们办事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设备进口前期准备、开箱检验、安装调试到试运行整个流程都制定了缜密细致的方案。
设备进口前期,图们办事处主动到企业现场宣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进口成套设备具体检验程序和设备进口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该企业第一次进口设备,该办事处就检验程序和要求加大了对相关人员知识培训力度。
为确保进口设备质量和工程进度,图们办事处主动与图们海关沟通,建立关检协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检验监管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收集相关标准与资料,做好检验前期准备;与该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共同成立设备验收小组,建立技术联系协调机制,确保随时掌握企业设备进口的进展情况;实施“5+2”、全天候工作制,做到随报随检;建立定期反馈制度,把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或需要企业注意的事项,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等,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去年1月3日,延边地区突降大雪,气温达到零下28摄氏度,一批项目急需的主要生产设备从珲春口岸入境,由于道路积雪较厚,平时不足两个小时的路程,却让载运着22个40英尺集装箱的车队在图珲公路的山道上穿梭了8个多小时,直到19点才陆续驶入企业,已在那里守候了7个多小时的检验人员顾不上身上衣服的单薄,迎着刺骨的寒风立即开展工作,紧张地穿梭于冰冷的集装箱和四处漏风的临时仓库,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虽然脸冻木了,手脚冻麻了,但却为企业进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5月份试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仅运费一项就为企业节省了近万元人民币。
在企业进行车间改造、布局和设备安装调试的同时,图们办事处综合业务科和动检食检验检疫科的相关人员就已经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了。为确保生产车间自始至终按照卫生注册(备案)的要求实现标准化建设,图们办事处帮助企业建章建制,及时排查、解决建设中、试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并指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企业内部真正实现了从原料到销售全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产品质量的可追溯,避免了企业由于重复改造导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为确保烘炒玉米和中药材浸膏于2009年4月和9月初如期出口,该办相关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开展卫生注册(备案)评审,并与吉林检验检疫局认监处联系,及时为企业签发了卫生注册(备案)证书。
短短8个月,在检企的共同努力下,该公司比预期提前一个月实现了从设备进口到产品出口的大提速、大跨越。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促进了经济效益明显上升,企业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发展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中药材出口虽然较2008年下滑了43%,但该公司9~12月,仅新增两个品种的出口货值就达到230万美元,是2008年全年出口货值的3倍,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下半年。
去年以来,图们办事处先后为6家人参、山货、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发了卫生注册(备案)证书,帮助当地特产获得出口“通行证”,有效促进了图们农产品从资源优势转化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010年,《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实施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蓝图,也为图们市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图们检验检疫人将紧紧围绕服务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这一主题,为促进对外通道畅通,推进中朝物资交流市场和国际物流集散基地建设,打造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门户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