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网站发布官方消息,中美纺织品第七轮磋商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年底前中国输美袜子配额被限制在1000万打双。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纺织品谈判首席代表斯伯纳2日在谈判结束后表示:“我们在大量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期待着尽快举行下一次会谈。”
美方当天还宣布,USTR已与中国商务部就中国袜子输美问题签署协议,将袜子的特保裁决日期由11月1日推迟到12月底,以便双方能够继续努力达成一个至2008年前就纺织品贸易的更广泛协议。在此之前,为维护其国内制造商利益,美国政府决定将对中国产棉制、毛制和人造纤维制袜子进行数量限制,设限数量为1000万打双。
美国自2004年10月28日开始,对中国袜子实施特保,到上周(10月27日)一年期满。美国政府表示,在力图与中方达成纺织品贸易全面协议之前,将暂缓延长一年设限期的行动。该政府同时表示,如最终决定新增一年设限期,未来12个月内,美国从中国进口袜子的总数将控制在6100万打双。
浪莎袜业集团外贸部经理曹国胜听到美国未决定重新设限一年的消息,心理略感欣慰。但他也不无担心地告诉本报记者,按正常速度,1000万打双的配额不到一周就会用完,况且由于此前国内袜企的“抢跑”,现在大量袜子滞留在美国和部分国内港口。海关一放行,1000万打双一眨眼就会封顶。“只希望美国政府明年手下留情,国内企业也应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了。”曹国胜慨叹道。
此外,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也于2日决定,延期一周至11月8日裁决是否对中国产上衣、衬衫、睡衣、泳衣4类产品实施配额限制,同时将考虑对中国的毛巾设限。
北京时间11月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公开场合放出一句令人捉摸不定的话:中美纺织品谈判“最后总会有一个协议的”。
此前有观点称,美国或将在11月中旬布什总统访华前与中国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也有人批驳这并非美国人之作风。但日前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预测,却难以令人对2006年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表示乐观:明年中国纺织品出口仅能保持15%左右的增幅。
该协会表示,综合考虑各项因素,2006年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可能下降,影响额约50亿美元;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虽有望稳定增长,但幅度将远远小于今年。
对此情况,有关专家认为,“他律”不如自律。中国纺织品应凭质量而非数量驰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