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位家庭主妇,我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抱怨:生活越来越好,但也越来越累。前不久看到假鸡蛋的报道后,一些市民表示要“戒蛋”。决心固然可嘉,但不可能实现——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让人无法舍弃。于是,就有专家出面提醒,买鸡蛋时要擦亮眼睛,并分几个步骤:首先是察“颜”观色,假蛋的蛋壳比真蛋的外壳亮一些,但不太明显;其次,用手触摸时,会发现假蛋比真蛋的外壳粗糙些、稍薄些,有些假蛋甚至明显可以看出人为痕迹;再有就是听声,晃动鸡蛋时,假鸡蛋内部有晃动感,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所致,而新鲜的真蛋没有。还有一种手段——闻味。真蛋会有隐约的腥味,而假蛋则会有一股化学药剂味。瞧瞧,哪儿是买鸡蛋?简直就是在搞科研。
这还只是买鸡蛋。当我买青菜时,被提醒要注意农药残留量;买猪肉时,需记住注水肉的识别方法;要是给孩子买件衣裳,还要留神甲醛含量是否超标。如果不相信商家,就要记住检测部门的地址和电话,听说检测费可不便宜!
眼下,回归自然、人心思绿成了主旋律。可是,最复杂的要数识别绿色食品标志了——走进商场或超市,人们发现,有些食品包装上印有一种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的绿色商标,并标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字样。它表明这种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无污染,被称为绿色食品。专家介绍,辨识绿色食品,购买时首先要看有无标志,其次看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编号形式为:LB XX XX XX XX XXX X。“LB”是绿色食品标志代码,后面的X代表12位数字,其中含义如下:第一、二位代表产品分类,第三、四位是批准年度……”
哎呀,俺的亲娘呀,进了超市或菜市场,老百姓要想弄清一根葱是不是绿的,大米是陈米还是新米,起码需要做一顿饭的功夫。因而,许多家庭主妇提出要求:能不能把那些辨假识真的“防身术”搞得简单些、清楚些。据说,人有7个层面的消费需求,而安全是被放在第一位的。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因为我们不可能比生产商更了解其产品,也不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于是我们有了消费者协会,也有认真负责的专家来指导我们理性和安全地消费。同时,我们也希望商家能站到这个行列中来,常抓质量,诚信经营。正如哲人所说: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
商场不是“狩猎场”,消费者也不想做什么“猎人”。问世间,谁愿意当个“万能型”消费者?没有,因为那样太累太辛苦。心理学家说过,消费行为应该是安全而惬意的,任何安全隐患或人为的“陷阱”,都将使这种美好情绪破坏殆尽。产品质量是制造商、销售商和监管部门的责任,而不应该是消费者过于关注的。我曾听一位全职太太描述过自己的购物理想——她希望能像使用傻瓜相机那样,不问光圈、速度、景深,见到心仪已久的美景,只须“喀嚓”按下快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