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检验检疫局认证监管工作在五个方面下工夫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0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围绕一条主线,提高两个能力,抓好三个创新,突出四个重点,完善五个体系”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认证认可会议精神,认真谋划,全面部署,继续抓住“提高认证监管有效性”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巩固专项整顿取得的重大成果,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在工作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做好注册备案与生产许可证衔接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的要求,对于新建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出口备案前要求应先取得生产许可证,实现与生产许可证的全面衔接。另一方面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备案)工作指南》进行修改,制定注册备案手册,补充、完善、制定省内登记产品的卫生规范,规范注册备案工作。

  加强认证监管工作制度建设。一方面积极建立和实施获证企业监督抽查、复查换证企业抽查、新评审企业现场见证、评审组长报告、集中督导调研和到期未换证自动失效等六项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理顺两证管理流程,完善两证管理工作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出台便利和扶持措施,服务广大出口企业。

  完善国外卫生注册迎检机制。坚决摒弃突击迎检的思想和做法,努力做到国外检查常态化。一方面充分利用注册工作站等有效载体,组织专家跟踪国外最近动态,及时作出风险研判和预警;另一方面,继续健全完善迎检工作机制,合理分配资源,加大对迎检准备工作的检查力度,细化绩效考核中日常监管的要求标准,建立合理的对外迎检奖罚制度。

  在提升业务水平上下工夫

  开展认证监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一方面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对广大进出口企业开展卫生注册、质量许可、良好农业规范以及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认证监管的业务特点,继续开展系统内人员培训,对两证评审员、良好农业规范和区域化标准推广人员、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员等进行系统或专题培训。

  拓展业务培训形式。改变以往“填鸭式”的培训模式,采取知识讲座、现场模拟、当场点评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倡导建立检查、整改、培训三位一体的方式,将培训融入到日常的监督检查中,针对问题现场分析、实时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实现原料安全上下工夫

  推广良好农业规范示范项目。充分利用认监委的扶持资金开展好良好农业规范的示范推广。通过召开项目启动会、知识培训班等形式,对全省系统和企业人员进行动员和培训,积极争取农轻纺贸易促进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向良好农业规范项目倾斜,对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推行食品安全区域化管理国家标准。启动标准宣传教材的编写工作,为食品安全区域化标准宣传和推广积累素材。积极举办标准宣传会,对系统内人员以及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地方政府相关人员进行标准知识培训,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积极与中检集团山东公司沟通,开展区域化认证的试点,为全面开展认证工作奠定基础。

  在服务出口企业上下工夫

  开展企业指导帮扶。选取部分落后地区的重点企业进行现场帮扶,促进落后地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帮助、扶持科技含量高、具有创新特点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产品企业扩大出口,引导企业实施节能、节水、环保和能源体系认证。结合《食品防护实施指南 食品生产企业》国家标准的出台,举办以食品防护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宣传会和培训班,提高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

  积极开展实地调研,现场了解企业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出口。

  在提高工作有效性上下工夫

  深入开展对两证企业的监督抽查。有效实施辖区获证企业巡查制度,制定好两证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监管并重,重点对新获证、复查换证和国外迎检企业进行监督抽查。创新监督检查模式,建立“企业管理人员自查、监管人员日常检查、认证部门定期督查、主管部门随时稽查”的立体化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将分支局对两证企业的日常监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加强入境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入境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后续监管,加强对分支局工作的指导监督,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确保免办工作质量。建立对入境获得强制性认证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长效机制,用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专项检查资金,根据认监委的部署重点和山东地区入境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特点,加大对入境免于办理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抽查力度。

  实施第三方认证有效性监督抽查。建立自愿性认证专项监督检查制度,对全省出口企业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出口认证市场秩序。积极探索科学工作模式,引导建立辖区内出口获证企业信息数据库,形成认证认可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工作机制。

作者:员军锋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