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00多万部手机进入了淘汰期。
手机的快速更新使废旧手机与配件的处理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目前,人们手中的废旧手机的主要流向:一是卖掉,在二手市场中流通。二是闲置起来或扔掉。而二者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废弃掉。三是流向不法商贩。
废手机变奶瓶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颗粒,不得有异味、异臭、杂质”,这是国家对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对感官指标的要求。
而用废塑料制成的劣质奶瓶中有白色杂质,打开奶瓶能闻到刺鼻的味道,晃动奶瓶时会发出响声。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这是工业废塑料的典型特点。
用手机废料做成的塑料奶瓶危害很大,会对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以及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塑料制品原料叫聚碳酸酯,其中所含重金属的浓度是不同的,哪些是工业级的,哪些能用来做食品包装,国家都有严格规定。而制作手机的聚碳酸酯无疑属于工业级,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用来制造奶瓶,其危害可想而知。
其次,有毒奶瓶使用的是工业级原料,里面的双酚A含量比合格产品高得多。双酚A主要用来增加透明度,手机按键里用得很多。美国有研究指出,双酚A可能造成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失常。
废旧手机成公害
我国2004年手机用户突破3亿,若以每部手机平均使用3年,我国平均每年有7000万部手机退役。在美国,每年有1.3亿部手机被淘汰。在欧洲,每年约有1.05亿部手机被当成垃圾扔掉,这些手机如果一个挨一个头尾相接的话,可以从伦敦摆到澳大利亚的珀斯,还要超过150英里。
废旧手机尤其是手机电池中含有铅、镍、锌、镉等有毒物质,如果不经专项处理而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旧手机的一块电池里的镉就能够严重污染6万升水,而这些水可以装满奥运会的3个标准游泳池。新手机电池正在淘汰镉的使用,但里面仍有许多有毒物质,比如铅,会对人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造成严重损害。
如果将废旧手机运送到普通垃圾场掩埋或焚化场焚烧,机身的塑料很难被土壤分解,而其含有的砷、汞、镍等有毒金属会慢慢释放,污染土壤、水和空气,可能引发人类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另外,焚烧手机产生的气体也会使人中毒。
谁生产谁负责
有关专家已发出警告,如果不尽快解决回收处理问题,废旧手机及配件将成为中国新的一大污染源。
其实,废旧手机经过回收分解,能得到金、银、铜、钴等十几种高价值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例如1吨废旧手机电池可提炼出100克黄金,利润可观;手机生产商回收废弃手机后可进行再生资源利用。但是,废旧手机的回收并不是一个简单收集处理的过程,它涉及到手机各零部件的拆分、手机电池质量检测、金属成分提取等等,目前,国内的专业回收市场几乎是空白,且缺乏有技术和规模的厂商。
我国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还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流程与管理,加上没有任何有利的经济政策,很难相信企业会主动参与费时费力的手机回收活动。所以,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就废旧电器如何处理和合理回收等问题,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回收利用渠道,严禁私自回收;明确制造商有责任对其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处理,明确零售商有义务回收废旧家电并交给制造商,明确消费者有将废旧电器交回零售商的义务;由全国人大主持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它明确规定了生产者的延伸责任,即将废弃物的管理和生产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要求生产者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谁生产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