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衰退而引发的国际产业链竞争日益加剧,使跨国公司更加重视降低生产与流通成本。在此形势下,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在华的特殊监管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一些国内有远见的企业也在这方面跃跃欲试。苏州检验检疫局自2007年11月开始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试点进行“预报即放”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在监管有效的同时,积极探索助推国际配送中心的发展。
一、“预报即放”模式改革的背景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自2007年8月建立以来,其国际跨国公司的零库存战略基地的功能日益显现。如三星集团的全球零部件分拨配送中心、捷豹陆虎汽车零部件亚太配送中心等都已相继开始运作,UPS、大田、宏高等知名物流供应链公司在综合保税区建立了配送仓库,为苏州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和周边国家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或汽车4S店提供直接运至生产线或维修线的零部件分拨配送服务。
配送中心物流功能实现的最关键要素是即时配送。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对分拨输出综合保税区的非设税货物和部分经特别审批的涉税产品允许实施“分送集报”的进口报关监管模式。其具体运作方式是在对区内的分拨配送仓库采用联网系统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分批实施不报关的配送出区,然后在一定周期(如一个月)内,集中进行事后的补报关。现在,以该模式进行报关的货物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每月达2000批以上。而随着该综合保税区国际配送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以这种“分送集报”模式报关的货物量将进一步增加。
苏州工业园区的检验检疫部门一方面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对每批分拨出区的法检产品按规定实施入境检验监管。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服务和促进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举措。
二、创新“预报即放”改革模式基本思路
特殊监管区“预报即放”的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政策依据是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三章,“输出保税区应检物的检验检疫”的第十四条中“符合条件的,可以于入境时集中报检,集中检验”。
目前苏州检验检疫局对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预报即放”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对特殊监管区具备分拨配送功能的物流仓储企业进行诚信评估、对分拨出区的货物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允许诚信企业分拨出区的低风险货物(除废物、残次品等以外的货物)在入区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的预申报,将入境查验验证和入境检验的节点提前的监管模式。对预报检、预查验和预检验合格的货物,允许特殊监管区的仓储物流企业对需配送货物实施24小时×7天分批分拨出区。在集中报关前,进行集中正式报检,收取检验费用。
三、“预报即放”模式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1.对分拨出区的货物实施了有效的检验监管。预报检时的报检评审、对强制性产品的单证和实物查验验证、检验、检测等,都严格按入境检验监管的要求实施,合格后才允许其实施分拨出区。结合诚信监管、产品风险评估和仓库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物流过程监管,有效保证了企业如实申报。
2.物流企业实现了提速和减负。相对原来出区时的逐批报检,一方面对入境法检货物完全实现了7×24小时的全天候物流分拨配送功能,平均每批减少物流时间1天以上;另一方面,因实施并批集中报检、报关,每批货物的代理费和报检、报关费用至少降低200元,而压仓费、企业待工费等间接成本也能有效地控制在最低水平。
3.进一步优化了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现代物流水平。为该区拓展国际配送中心的功能,提高其物流招商的吸引力,提供了检验检疫方面的保证方案。
四、创优“预报即放”模式改革新的方向
为提升特殊监管区“预报即放”检验检疫模式改革监管的有效性,同时提升实际操作的便捷性,苏州检验检疫局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监管模式的运作方法进行完善和提高。
一是将企业的预报检、检验检疫部门预评审等业务流程纳入电子系统操作管理,实现操作的便利化。目前,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正在逐步完善企业一站式录入,内陆口岸多个政府部门、执法机关共享的特殊监管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区的检验检疫部门将争取将“预报即放”的业务流程纳入上述系统管理。
二是将特殊监管区内实施“预报即放”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纳入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范围,实施电子核销,实现对预报即放货物进出区状态的更有效监管。
三是将“预报即放”企业的诚信管理纳入国家质检总局的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实施失信企业的“黑名单”制度,从基础层面确保预报即放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监管有效性。《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