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将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陈宣庆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还将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陈宣庆表示,去年我国审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数量之多、时间之密集、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今年,结合一些重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将把一些应该在国家层面加以研究推进的重点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一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最近正在研究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

  据介绍,国家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二是有利于推进国际区域合作和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的区域,三是有利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四是有利于探索区域发展、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的地区。

  陈宣庆认为,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把国家的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明确了这些地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对于在较长时期内指导这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宣庆表示,近年来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将进一步发挥对重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赵超 刘晓莉)

长三角经济调整成效初现

  区域经济总量逼近6万亿元大关,服务业占比首次突破45%;出口下滑没能阻止经济增长的势头,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动力。最新披露的“2009年长三角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经济调整成效显现,效益明显好转,工业利润大幅增长,财政收入增速更是达到两位数,长三角“既长骨头也长肉”了。

  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2009年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这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速上,更反映在经济结构之变上。据初步统计,2009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逼近6万亿元,达597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00多亿元。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8%。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GDP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达15个,平均增速达11%,高于全国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11个城市的经济增速为两位数。

  比速度更重要的是结构之变。2009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规模和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比重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45.8%,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角”,也成为南京发展的“主力”,两市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半壁江山”,上海更是接近60%。不过,整体上长三角城市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特征仍旧明显,宁波、台州、无锡等12个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其中9个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低于40%,服务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的另一大亮点。长三角各城市的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09年,16个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82万亿元,全年增长6.4%,其中6个城市增速超过两位数。工业生产的止跌回升带动了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利润、利税等指标均呈现明显增长。除上海、台州外,统计的14个城市中11个城市利税增幅超过两位数,10个城市利润总额增幅超过两位数。

  长三角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另一重要表征是区域财政收入有效增加。2009年,16个城市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37亿元,同比增长11.5%,有14个城市财力增速达到两位数。长三角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至10.8%。区域经济学家、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研究员分析,这是长三角经济“既长骨头也长肉”的一个明证。

  增长动力由外转内 消费投资拉动明显

  长三角地区过去一直倚重外资和出口,外资、外贸是其经济增长最突出的驱动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1%,尽管降幅呈现逐季收窄态势,全年出口降幅还是高达15.9%。

  面对外贸大幅下滑,长三角经济增长动力由外转内,投资与消费取而代之,成为拉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动力。受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2009年长三角16个城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85万亿元,同比劲增18.3%,增速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投资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达6个,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有13个。从增速看,16个城市中7个城市增速超过20%,增幅最快的达到40.6%,最慢的也增长9.2%。业内人士指出,投资快速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考验,相比之下,消费的拉动效应更值得期待。

  流动性充裕“不差钱” 节能降耗成效显现

  眼下,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调结构的任务比保增长显得更为艰巨也更迫切。2009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在逆境中推进。典型表现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用电量增速小于经济增长。全年长三角地区全社会用电量5453亿千瓦时,同比仅增5%。其中工业用电量40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低于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单位产值用电量下降为344千瓦时/万元。

  2010年是长三角地区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结构调整是否可持续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必须有充裕的资金支持。这方面,长三角底气足,“不差钱”。统计显示,2009年末,长三角16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2.3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9.3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快于存款增速1.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75.8%,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徐寿松 郭奔胜 陈 刚)

浙江念好“山海经” 推动均衡发展

  浙江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衢州、丽水、舟山三市,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GDP同比增幅均超过10%,在全省遥遥领先。这份成绩单得益于浙江省实施的山海协作。200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山”主要是指浙西南的衢州、丽水等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海”则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浙江经济逐渐面临诸多“成长中的烦恼”。比如土地等资源紧缺让发达地区的一批重大项目无法落地,一批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升级空间。这一矛盾在“山海协作”中找到了出口。丽水、衢州等地挖山填沟后土地资源丰富,但缺少产业支撑。而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紧缺的不是产业,是土地。

  经过考察研判,杭州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企业搬迁到了衢州。“企业有了一个重新发展的巨大空间,杭州腾出了一块黄金宝地。”杭州市政府负责人表示,这是皆大欢喜的多赢结果。

  宁波市长毛光烈介绍说,宁波已与衢州商定,在5年内,衢州为宁波解决各类土地指标16.5万亩,宁波则推进企业到衢州投资争取达到100亿元。

  “浙江的山海协作工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帮穷’,而是融合经济断层、实现优势互补的探索创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层面上展开。”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副主任黄荣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山海协作,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既促进相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又促使发达地区转型升级。

  在地处浙西南的青山绿水间,“1+1>2”的效应正在显现。“这几年,通过与衢州开展资源与产业合作,有效缓解了宁波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制约,拓展了宁波的发展空间。”宁波市经协办有关负责人说。

  在衢州市专门辟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杭州园、宁波园、北仑园、鄞州园等相继挂牌。仅宁波市、区(县)两级分别与衢州相关单位达成6个共建工业园区的协议,实际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至2009年底,宁波市企业投资衢州的投资额达8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80%以上。有8家企业成为衢州市的重点扶持企业,16个项目成为衢州市重点项目。 一大批企业的落户与投产,为“山”上带来了高质量的腾飞力量。

  此外,义乌客商投资的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衢州延伸氟硅产业链、打造浙江省光伏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宁波申洲集团投资的飞耀纺织项目,成为衢州纺织服装行业龙头。衢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现在的衢州,氟硅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已经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山海协作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升作用。

  这是一组让人惊讶的数字:2002年以来,衢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4.9%;丽水市的项目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以往靠“打鱼为生”的舟山经济增长速度也一直走在了浙江省前列。

  一个个山海协作项目的落户,对“山”上的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他们的开放意识被激活了,创新理念更加觉醒了。“你投资、我受益”的理念在衢州、丽水、舟山等市已经深入人心。不仅百姓欢迎,政府机关更是积极提供服务,对于山海协作项目,全面实行“一个领导联系、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班子服务”的服务机制,投资额特别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

  项目的源源不断涌进,带动了设施相对落后的“山”地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九景衢铁路、杭长铁路衢州段、龙游核电等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进入决策视野,一些项目有望或已经开工。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研究员表示,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浙江要实现全面小康,关键看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何时能拉长。山海协作正是一条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相对均衡的效率更优的统筹发展之路。(何玲玲 岳德亮)

成渝经济区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有关人士介绍,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加紧制订。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即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四川省政府介绍,成渝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四川和重庆主要的城市群和产业聚集区。

  此间专家认为,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引领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增强国家发展动力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部大开发10年来,重庆和四川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据重庆市代市长黄奇帆介绍,10年里,重庆工业增长6倍,销售值从1300亿元增长到8000亿元,工业投资也有10倍的增长;重庆国有企业资产总量从1000多亿元发展到9500亿元,资产总量为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他认为重庆飞速发展的金融服务业是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标志性成绩。

  10年前的重庆,银行贷款1000亿元、坏账达30%以上。2009年,重庆的金融业实现资产总量、储蓄余额两个过万亿元,贷款余额达9000亿元,金融资产涨10倍,而同时不良资产率降低到1.3%,居全国第三位。在西部,重庆人均拥有金融资产排第一位。

  黄奇帆说,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的转移支付,使西部各省份的财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各种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才得以加速度发展。重庆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现在城市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将覆盖农村,扶贫帮困也大大改善。

  他表示,重庆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板块、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最薄弱环节强势崛起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3年多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6%,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不减。2009年1至10月,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8%。北部湾经济区面积不到广西的五分之一,生产总值占到三分之一,巨大发展潜能已初步显现。

  广西临海产业布局正在加快形成。石化、钢铁、能源电力、林浆纸、电子等产业项目已经明朗化,产业链开始延伸。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内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43项,总投资达378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5项,总投资801亿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通往沿海的3条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一批新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110亿元的两期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正在组织实施的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钦州港工业区、北海铁山港工业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龙潭产业园、南宁国际物流基地等“五区两园一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75亿元共84个项目全面展开。

  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次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将为包括广西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

关中-天水经济区牵动大西北

  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上述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到202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为了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国家在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对这个地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都会加大引导性的投入。同时,国家还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

  据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介绍,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西安拥有的科技力量除北京、上海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在前列。

  西安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比例,可与北京媲美。同时,西安的中央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较多。专家认为,开展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试点,有助于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军民、学校科研院所和地方经济之间的脱节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对全国也具有示范性意义。

  专家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在西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条件,加快这一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江国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