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山地区某食品生产企业因海关要求更改产品HS编码,而导致货物通关受阻。其原因是海关在查验该批货物时,认为公司报关的货物——酪氨酸所使用的HS编码归类错误,要求其更换正确的编码后重新报关。经了解,在海关进出口税则中,氨基酸的HS编码在292241~292250之间,而该企业出口的酪氨酸已明确注明属于氨基醇酚类化合物即292250,但企业报关时却将该产品归到其他类氨基酸即292249,被海关认为HS编码归类错误。
HS编码是各国海关、进出境商品主管部门确认商品分类、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一旦商品归类错误,就会导致统计数据错误、海关征税与实际不符和法检商品的逃漏检等行为,继而影响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关税政策和其他贸易管理措施以及对商品质量的监管等宏观政策。产生HS编码归类错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HS编码分类制度专业性强,而大部分报检人员都不会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归类的方法,更不会应用相关注释来确定商品归类,往往在大致翻过厚厚的HS编码书后,找不到合适和准确的编码,就笼统地分到相关品目的“其他”中;二是考虑到产品进出口关税、出口退税、进出口法检等因素,部分报检人员故意将HS编码归类错误,以达到非法目的;三是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家需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使得能直接体现这些政策的海关税则相应调整,废止旧编码,启用新的HS编码,或者对HS编码的品目或子目进行拆分,一些报检人员未能及时关注,对编码进行相应更换而导致编码错误。
为避免HS编码分类错误而导致出口受阻,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一是加强对HS编码归类的学习,HS编码的分类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密性。在对商品进行归类时,切不可凭感觉或习惯来归类,一定要注意HS编码中的各类注释、归类总规则,在找不到直接对应的适当编码时,才能将其归入其他类。二是企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瞒报的方式骗取退税或逃漏检,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将被严肃查处。三是及时关注HS编码变化,特别是涉及到本企业的产品编码,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避免货物因HS编码归类问题在口岸通关过程中受阻而影响及时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