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商品的流通不仅可以减低库存,提高效率,还可以实现全程监控、可视化管理,为流通方式的创新提供条件。但是由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滞后,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也影响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标准化要考虑企业层、行业层和社会层
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开发商的投资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市场做不大,客户也不敢用,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过高,进展缓慢。
二是行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例如由于电子单证格式和认证标准不统一,企业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地沟通,需要反复地转化、认证,费用高、效率低,还很不安全。
三是社会层的基础信息化标准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的社会层标准也往往是国际标准。例如由于基础标准的滞后,商品编码、无线通讯频率不统一,像RFID这样的先进技术难以很快应用推广。
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曾经一揽子解决了上述几方面的问题,从技术上看并没有特别复杂之处,主要是采用封闭的专用系统办法,解决了三个层次标准体系的统一性问题。但是由于成本过高,影响了EDI的应用推广。
进入互联网时代,EDI从封闭系统模型走向开放式系统模型,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本,但是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方面却增加了难度。今天我们讨论物流信息化的标准问题,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层面的矛盾。
社会层标准问题更突出
企业层、行业层、社会层三个层面的标准化难度也是逐层上升的。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标准化相对容易一些,已经有一些成果。例如IBM推出的面向服务的构架(SOA)以及一些公司推出的中间件,已经初步形成了开发工具的市场标准。还有一些企业在探索物流业务模型的标准化工具,即把80%以上的物流业务流程通过相对规范的结构模型概括出来,减轻企业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的成本。
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正朝着相对规范的方向发展,为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单证和认证标准还未统一,行业信息化的进展受到阻碍。目前出现了一些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例如提供通讯服务的通讯平台,提供数据转换的数据平台,提供GPS定位服务的技术平台,提供物流供求资源信息服务的内容服务平台等等,这些平台实际上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
由于我国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因此依靠企业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基础的难度也较大,推进行业信息标准化要更多地依靠政府。物流的流程中政府的监管和服务占据重要地位,例如通关、商检、税收等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电子政务平台,只是单证的标准不统一,数据接口标准不开放,认证体系也相对封闭,所以企业的信息系统无所适从,想整合也整合不起来。因此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整合统一,是促进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基础。
至于说到基础编码、通讯频率等社会层(甚至是国际性)的标准,难度就更高了。阻碍RFID技术的应用,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这一层的标准体系问题。这里涉及的不仅是标准本身的技术性,还涉及到标准的战略,即如何根据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知识产权战略来确定这些底层的标准体系。
尽快参与物流基础标准制定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底层的标准体系方面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当前国际上没有完全成熟的标准体系,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已居第三位,作为一个物流大国,我国应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确定我国的基础标准战略是非常迫切的。
去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物流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建设要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范畴。今年上半年国家还将召开第一次全国物流工作会议,布置落实九部委文件精神。
与此同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等政府有关机构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大了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有关机构已经开始合作,建立互相共享的单证和认证信息机制。交通部把三大平台:联网收费、安全监控(建设质量安全监控和水上运输安全监控)和公共信息服务作为建设重点。
在这些措施中,我们都能看到信息化是与标准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以标准化的要求整合、改造业务流程,以信息化技术固化新的标准,落实先进的管理制度。我认为,促进涉及物流的电子政府平台能够率先整合起来,可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信息标准化之捷径。
2005年我国的物流业将走向全面开放,国际物流巨头正在加大对华的投资,同时也把国际竞争带到国内市场上来。这种形势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物流信息化,另一方面也给国内物流信息标准化带来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