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质监局近日推出实施了20项措施,服务石家庄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做出构建符合石家庄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决策之后,石家庄市质监局积极履行职能,出台了20项措施,促进石家庄市现代化体系建设。
石家庄市质监局首先以强力措施推动区域性特色产业规范提升。据该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对分布在石家庄市9个县的水泥(鹿泉)、人造板(新乐、藁城、正定)、皮革(辛集)、电热毯(新乐)、毛巾(晋州)、进排气门(深泽)、电线电缆(晋州)、化肥(无极、栾城)、饮料(晋州)、洗涤用品(深泽)、肉制品(藁城)等11种区域性特色产业,以打假治劣为推手,以行政许可为关口,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推动整合、规范、提升。对重点食品产业园区在建扩建项目,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同时,指导各类工业企业“强强联合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依托优势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拓展空间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促进全市“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质监局积极推进名牌发展战略。今年将启动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制定名牌产品申报、评价工作标准,大力宣传优质产品和优良品牌,表彰、奖励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大打假力度。以全市工业50强及30家后备企业(工业5+3企业)为服务重点,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名牌或区域品牌产品,形成具有石家庄特色的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石家庄市质监局将完善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制度,按季进行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年度编制《石家庄市工业企业质量状况分析白皮书》,对全市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用数据反映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查找全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宏观决策服务。
此外,该局还将大力推进农业和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2010年完成赵县雪花梨、赞皇县大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国家级建设验收工作,并进一步强化已通过验收的7个示范区建设成果;重点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每年完成旅游、餐饮、物流、信息服务、文化等领域服务业地方标准5项以上;围绕该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城市管理标准制定与宣传贯彻,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石家庄市质监局此次推出实施的20条措施涵盖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打牢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基础、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源头把好质量安全和经济发展关口、提升服务保障和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等6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措施还包括:全面推广科学监管模式;全面推行“12365”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大力推进质量兴市(县)工作;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加强标准制修订和采标工作;积极培育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推动企业能源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对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发挥生产许可的把关作用;加大发证企业后续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全市质监技术机构建设;依托省级技术机构力量服务经济发展;帮助企业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