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是2009年全国质检系统的“重头戏”之一。宁夏地区出口食品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尤为重要。自2009年4月启动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以来,宁夏检验检疫局采取拉网式检查、帮扶培训、探索长效机制等手段,切实提升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水平。
精心安排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有效性,2009年3月31日,宁夏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宁夏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动员大会暨促进食品、农产品扩大出口工作会议,为宁夏地区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宁夏局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组织本地主要媒体记者进行集中采访报道,重点宣传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坚持边检查、边教育、边宣传的方式,在检查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精心策划,组织编印并向企业发放了食品安全宣传挂图;开展了以“质量和安全年——共建信心 共促发展”为主题的3·15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有效扩大了检验检疫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拉网排查一家都不能少
为使整顿工作扎实进行,宁夏局自加压力,确定了对出口食品卫生注册企业、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备案种植养殖基地100%检查的目标,做到“一家一家过关”。
检查内容十分细致,涉及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各个方面:是否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追溯体系和完整的质量档案,是否按要求对原料基地、使用添加剂进行了备案或注册,是否持续符合卫生注册要求,是否配备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安全员和内审员……凡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卫生注册登记和基地备案资格。
宁夏出口企业地域布局分散,有时要驱车几百公里。由于时间有限、人手不足,工作人员只得经常“牺牲”掉宝贵的周末。
经过努力,目前安全整顿工作已实现了五个100%:即对59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48家种植基地实施了100%检查。其中,两家企业因两年没有出口业务而被注销卫生注册资格,两家企业因问题较多被暂停出口报检;对宁夏地区获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实施100%质量安全承诺;对宁夏地区已通过备案登记的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实施了100%检查;对宁夏银川机场口岸获得卫生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了100%检查;宁夏地区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员。
帮扶并举整顿显现成效
在整顿工作中,宁夏局坚持整顿与帮扶并举,从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入手,助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宁夏地区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自检自控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重要瓶颈。为此,该局专门组织编写并向企业免费发放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工作指南》等,指导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建设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工作。同时,对40家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实验室配置检测、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脱水菜为例,宁夏脱水菜卫生注册企业14家,占食品卫生注册企业总数的24%,出口量每年在4000~5000吨。针对在整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加强思想教育和技术指导。在有效的帮扶下,脱水菜企业完善了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改进了生产加工工艺,普遍建立起自检实验室,配备专业检测人员,提高产品检测水平。
三位一体构建长效机制
在以往的监管中,检验检疫部门实行“单打一”的管理方式,从基地建设、农残监控到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竿子管到底,不仅工作压力很大,而且效果并不明显,质量安全依然存在很大隐患。为此,宁夏局大力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推进“检政企”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这一模式首先在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得到实施。2009年9月,宁夏局与中宁县政府、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签署了《关于落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促进扩大出口合作协议》。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中宁县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牧、林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目前,该县已建有出口枸杞基地3万亩、苹果基地1.5万亩、硒砂瓜基地3万亩、供港蔬菜基地6500亩。同时,筹建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设立6个农残检测站,健全了农产品检测监控体系。这些措施切实提高了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
“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良好的产品品质得到了海外市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