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智能电网标准今年年初将会出台。此前该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也曾公开表示,智能电网具体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2010年初公布。
2009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并随即展开了智能电网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中国电科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等100多名专家分成9个组,研究智能电网的相关标准问题。虽然也有电力行业的其他技术人员参与标准的制定,但主要负责制定该体系的技术专家仍集中在国家电网旗下各研究机构。
制定标准之难
尽管设备制造商焦灼等待,但是一个标准的出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一套全新的技术。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电网标准的出台有其自身规律,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因为人们急切就能马上制定出来。
中国电工行业智能电网设备标准化专家组副组长贺春表示:“从前的标准都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技术实现方案的总结和标准化,一般是滞后于产品开发的。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标准先行的情况。但是无论标准怎么先行,都不能脱离它的主体技术发展,因此智能电网标准建设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贺春表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不确定,导致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建设的不确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智能电网的定义都不太一致,可以说智能电网目前是一个多态的目标,虽然大方向都清楚,但是相对具体明确的目标仍需时间进行研讨和确定。
二是从研究智能电网的方法角度看,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混合发展的方式,尚需明确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智能电网。自上而下建立在有完善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离不开具体领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果,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自下而上的方式就是各自领域开始具体的技术研究,推出许多局部实现的方案,然后逐步进行系统整合,逐层向上构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智能电网。由于国家层面对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的不明确,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研究机构和制造企业在行动上的犹豫和观望。
三是目前标准的分析、整合也需要时间。不同的技术委员会从各自的角度制定了自己的标准,有些标准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如何将目前已有标准进行深入地分析,然后进行良好的协调和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协调的过程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四是提高目前标准的可用性。推动目前标准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工作,虽然目前有许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是某些标准实用性比较差,尤其是在智能电网时代,如何用好这些标准也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
标准需要开放的平台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智能建设电网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完成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电源、输配电上下游、运行装备和IT等行业,应该是国家行为。而智能电网标准的制定同样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非一个组织之力能完成。更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游戏”,而应有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一点国外就走在了我国的前面。
美国制定全国智能电网的实施标准需要来自至少15家相关机构的共同配合,为了更好制定智能电网标准,IEEE(美国著名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出台了“2030工程”,即电力工程、信息技术和互通协议等方面标准和原则。欧洲智能电网技术平台,也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保证活动的组织和研究的推进。
贺春表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共同的特点就是研究平台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关注性。即欢迎任何组织和个人参加其中的活动和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将投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虽然国内不同的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的智能电网研究组织,但是大都局限在企业内部。贺春说:“国内要做好智能电网研究工作,建立一个广泛参与的研究框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广泛参与的组织框架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能够在收集更多信息的同时,更加合理地规划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
目前,与智能电网相关标准信息收集工作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现正制定智能电网发展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