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他去年到美国探望刚生小孩的妹妹,下飞机后找了一家商场准备买件礼物。他看上了一张可折叠的婴儿床,就向商场销售人员询问情况。销售员热情地介绍了这款产品,并对如何使用进行了现场演示。他很满意,付完款准备走人时,销售员指着婴儿床的说明书提醒说:“请您一定注意这一条——您在折叠床的时候务必留意床上是否有您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床上,请先将他抱走再折叠。”
这位网友说,他当时被雷的说不出话,但他至今依然坚信,那位销售员是位好心人。而笔者据此也坚信,既然美国的这家婴儿床生产企业有担心消费者把孩子折叠在床里的逻辑,那么洗澡盆生产企业也就有理由在说明书中强调“倒洗澡水时别把孩子也倒掉”这句话。如果你觉得这是美国企业在跟消费者开玩笑,或者说这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弱智表现,那你就错了。恰恰相反,美国一些商品说明书中出现看似不靠谱甚至“弱智”的提醒,反映的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进步。
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美国企业把说明书搞得“弱智化”,也是有它的前缘后故的。下面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美国一位老太太不知电脑为何物,见别人家有自己也买了一台。她认为这不过就是一种家电,而该“家电”对她来说唯一有用而设计新颖的地方,是那个可以弹出来、缩回去的咖啡杯支架——即我们通常说的光驱。可是,该“支架”虽伸缩自如,但放杯子却不稳当,结果有一天刚冲好的一杯咖啡翻倒下来,把老太太的胳膊烫伤了。老太太认为自己受伤完全是因为电脑设计不合理,于是就把电脑厂商告上了法庭,结果法庭判决电脑厂商赔偿老太太几十万美元。该电脑厂商败诉后认真吸取教训,不仅修改了电脑“支架”的外观设计,以保证咖啡杯可以牢靠地放在上面而不会轻易掉下来,而且在说明书上加注了一条:“弹出光驱不可放置咖啡杯等物品。”
看来,美国企业是有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普遍心理的——虽然以蛇喻消费者显属不当,但突出的“怕”字是准确的。也就是说,在对待说明书的问题上,美国企业的“弱智化”反倒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要知道,美国的商家最害怕的就是跟消费者打官司,因为这样的官司不仅旷日持久,而且成本很高。而太多类似“电脑支架烫伤案”的发生也让美国的企业认识到,与其为消费者的“无知”买单,不如防患于未然,让自己先“弱智”起来,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先在说明书上写清楚,到时候万一真的出了事,面临起诉,打起官司来也会主动一些。
当你看到一款电熨斗说明书中有如下注意事项:“千万别熨烫正在穿着的衣服”;“千万不要把电熨斗当取暖器”;“千万不要用电熨斗煎鸡蛋”;“千万不要用电熨斗行使家庭暴力”……这时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企业随便说说,它可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因为每一个“事项”都曾对应过至少一个现实版本,而这样的现实即使不是通过官司的方式传达到企业这里,也应该是以其他方式“咬”了企业一口的。消费者何以敢咬且能咬住、咬痛企业?因为他们有咬的权利,有用法律武装起来的牙齿!
遗憾的是,在我国,这种事无巨细到“弱智化”的商品说明书还不多见,这表明我国企业尚未被市场调教出那种戒慎恐惧的心态,它们少遭咬,无所怕。而广大消费者对武装到牙齿的法律憧憬要变成现实,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