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显示,广东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以87.26分跃居全国第一,高出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平均水平6.08分,连续4年攀升,首次赶超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
这背后的推动力,源自于几年来该省开展的质量兴市、名牌带动和技术标准战略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源自于各级政府超过12亿元的奖励和对技术机构建设的资金支持,从而加快了广东从经济强省向质量强省转变的步伐,推动了“广东制造”从量变向质变的跨越。
长期以来,广东深入开展的质量兴市活动,已经营造出全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全省有14个地级以上市、80个县(市、区)、26个镇、42个行业和1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开展了质量兴市、兴县、兴镇、兴业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省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从此次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可以看出,广东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均优于国家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指数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同属高分区域。尤其是“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以95.92高居榜首,“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以97.56位于第二。这些指数表明,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该省制造业已具有相对较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
5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质量竞争力“发展能力”指数比上年提高了2.94,表明广东形成了以名牌带动经济、以经济促进名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2008年,广东省省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099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8%;纳税933亿元,占全省的12.8%。
5年来,广东省各级质监部门推动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广东省和16个地市政府相继制定、设立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规划和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标准战略的专项资金已超过了两亿元。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该省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的标准化意识,营造出了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投入的良好氛围。目前,全省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为192项、1645项、1397项。此次“新产品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比上年提升了5.72和1.54。这些指数表明,全省制造业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较往年有明显提升,表明技术标准战略见到了成效。
近年来,广东省质监局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以地方产业资源为依托,大力推进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省及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已近6亿元,划拨建设用地77.6万平方米。从此次质量竞争力指数中可以看出,“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指数为90.88,比上年上升了2.22,尤其是“核心技术能力”指标,比上年上升7.78。这充分表明,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006年以来,为提高企业质量法制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广东省质监局从2006年开始投入500万元,把1万名民营企业厂长(经理)请到课堂来,进行免费质量法规培训。该局还把全省分管副市长请进课堂“充电”,邀请国家相关部门权威人士和学术界专家、学者担任授课人。此次广东质量竞争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指数为88.02%,比上年提高了3.08个百分点,说明上述两项进“课堂”活动取得成效,为全省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此次质量竞争力“质量管理水平”指数也显示,广东制造业质量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虽然广东的质量管理水平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但和北京、上海、浙江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