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后,自然会产生外部经济性与内部经济性,使企业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专业化分工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大的、“领袖型”企业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领袖型”企业的增多,又大大促进了企业名牌产品的问世。从福建省名牌产品分布来看,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名牌产品就多。福建省产业集聚度高且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有4类:一、旅游鞋。福建省有4000多家的旅游鞋生产企业,2004年全省旅游鞋产量8亿多双,占全国的1/3,世界的1/5,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自有品牌出口量和销售额占全国25%左右;二、纺织服装。2004年全省纺织工业产值930亿元,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位,出口交货值居国内第六位;三、陶瓷片密封水嘴。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水暖企业近1000家,从业人员40万,大部分集中在南安市;四、食品。全省目前共有12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
第二,名牌产品可以成为吸引产业集聚的磁场。产业集群造就了名牌产品;反过来,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又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众多企业向它集聚。名牌产品与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福建省在传统优势产业中出现的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已经成为产业的“领袖”。如服装业的“七匹狼”、鞋业的“安踏”,已经进入“品牌经营”的高级阶段,开始将加工制造阶段“外包”,企业主要掌握研发与营销。中国企业改变了只能替国外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的窘境,开始吸引众多小企业为他们“贴牌”生产,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而在福建省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多数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即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产业集群。显然这是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在这些集群内部,龙头企业、产业链、相关支撑机构形成“众星拱月”型结构,名牌效应与集群效应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福建省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主要有4个方面。一要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其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扩大名牌产品企业之间全方位协作。二要给予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以奖励。通过奖励,让名牌企业更好地发挥名牌示范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大中小企业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建立争创名牌的良好运行机制。三要由政府协助,通过举办各类交易会、展销会,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和各种媒体,加大名牌企业和产品的推介力度,提升他们的知名度。四要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有计划地引进跨国公司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使其成为产业集聚的龙头,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领袖”作用。
(作者系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