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没有哪个行业能比得上建筑行业更吸引眼球了。它的“风光”不是因为沾了房价疯涨之光,而是因为它制造了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开“楼××”、“桥××”等流行语之风。
2009年12月28日,上海苏州河河南路桥桥墩开裂,人们惊讶地发现其内部填充物竟为泡沫塑料、蛇皮袋、棉絮等垃圾,因此呼其为“桥塞塞”。这时人们开始担心:建筑行业的这种“风光”会不会在今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延续?
令人悲观的是,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这很容易理解:虽然建筑物大都被寄予了“百年”期许,但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这就意味着,最初伴随着改革开放“长”起来的那批建筑物,现在已经进入到“老年期”,体弱多病的它们,成了建筑质量安全事件的多发群体。只要寿命“不足30年”的建筑物还在被制造,表现为“这××”、“那××”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会不断暴露出来。
本该长命百岁却于而立之年早夭,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建筑物会出现这种“非正常死亡”现象呢?古语说:早熟之禾,必无佳实;骤长之木,必无坚理。中国建筑行业起步很晚,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开放才10年左右,巨大的需求使竞争不足,加之行业知识和经验积累严重缺乏,许多企业速生骤长,它们制造的建筑产品,很难做到实佳理坚。于是,一些大楼、大桥因“出生”时就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使用不了多少年,必然会出现这病那伤,不得不早早“离开人世”。
个人认为,我国建筑行业目前的顽症有这么几项:一是组织模式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健全,技术人才稀缺;二是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质量保险制度亟待推出;三是不严格按照工法施工,缺乏过硬施工技能,导致大量建筑通病;四是工艺技术应用和配套错误,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危及建筑物使用安全;五是建材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厂家和供货商环节均存在管理漏洞。
我们看到的这五大顽症,病根还在开发商身上。现在全国建筑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在巨大利益驱使下,开发商把建筑施工周期压得非常短。国内很多住宅项目都被称为“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入住。开发商多盖房、多卖房,极力缩短周期,快速回笼资金,导致了从承建商、供应商乃至监理单位各个环节的放松和疏漏,从而引发恶性循环。
既然病根在开发商,且多表现为躁症,那么治病的方子也就好开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最对症也最见效的一粒药丸,是推行建筑(住宅)性能认定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性能认定包括适应性、环境性、经济性、安全性、耐久性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质量进行全方位考核。若这种技术政策保障体系能够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市场,保障建筑质量。同时,积极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以对中国现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有效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
当然,在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资格的监管;加强对建筑和监理企业的管理,依法取缔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的开发单位、建筑单位和监管单位的资质,运用消费者举报、企业信用监管等手段,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企业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加强对企业信用的监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的监管,对违法违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要在企业经营档案里面予以记录。出现多次违规行为的相关企业应当被剔除出建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