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建新,1989年3月任获鹿县(鹿泉市)土地局局长。1998年2月任鹿泉市财政局局长。2004年7月任鹿泉市政府副市长。
过去,曾经因为个别产品质量低劣,致使某地政府专门下发文件,严禁销售产自鹿泉的水泥。如今,那个地方的许多经销商却纷纷打起“鹿泉水泥”的招牌,以此招徕用户。
在2004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中,河北省鹿泉市就有两家企业的两个品牌榜上有名。说起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鹿泉市副市长林建新颇有感慨地说:“没有‘质量兴市’,就没有今天的‘鹿泉水泥’。”
鹿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水泥资源丰富,有着50多年的生产历史。20世纪80年代,鹿泉市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997年底,水泥企业达到108家。但是,一些水泥生产企业盲目上马,尤其是一些乡镇和个体企业,生产条件简陋,管理水平低下,没有生产许可证,检测手段不健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导致不合格水泥流入市场。还有一部分“小水泥”靠冒牌销售、虚假广告、价格投机牟取暴利,坑害用户,假冒伪劣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有关地区开始严禁鹿泉水泥进入这些地区,严查鹿泉进入该地区的水泥和车辆,全市水泥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质量搞不好,整个地方的水泥行业就要砸锅。决不能让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要不惜一切代价,整顿好水泥行业。”谈起当年市委、市政府下的决心,林建新仍然言犹在耳。面对水泥市场的混乱状况,鹿泉市展开了“治理整顿、提高质量、树立品牌”的水泥治理三部曲。
林建新回忆道:“治理整顿中,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质量技监局联合有关部门采取行动,对各类无‘三证’和磨机直径在1.83米以下的55家水泥生产企业彻底断电,对其余53家企业限期治理,整顿不合格不予验收。同时持续开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专项行动。我们采取白天查和夜间查、日常查和突袭查相结合的办法,发现一个查处一个。2002年8月,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查获了3家小水泥企业假冒‘威远’、‘九里山’牌水泥400多吨,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几年来,我们共捣毁制假售假水泥窝点25个,查封假冒水泥2500多吨,查处无证水泥1万多吨。同时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使水泥投诉案明显减少。目前,已由原来的每年十几起,降到每年一两起,全市水泥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治理整顿初战告捷后,水泥行业向何处去,成为市委、市政府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水泥产业的振兴,必须靠抓质量、树品牌。当地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2000年,鹿泉市制定了《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规划,提出到2005年,基本消除和杜绝无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基本消除无证生产和销售国家规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消灭无标生产行为,企业生产达标率达到100%,争创5至7个省名牌产品的目标。如今,经过治理整顿和市场的无情洗礼,全市70多家水泥企业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要求,并先后培育出“九里山”、“铁狮”、“威远”等河北省名牌产品。全市6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家企业通过了环境体系认证。
从根本上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创出响当当的品牌,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必不可少。林建新说:“为从根本上提高鹿泉水泥的质量,我们按照‘控制总量、上大压小、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的要求,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型干法旋窖水泥,逐步淘汰立窖水泥。1998年,年产120万吨的冀中水泥厂由国家批准立项。2000年12月,投资3.5亿元的鼎新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的两条熟料生产线相继成功投产。2004年又有两个改造项目投入生产。全市旋窖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由水泥大市,走向水泥强市,鹿泉因此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高标准、环保型、现代化的水泥生产基地。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70多家水泥企业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全市水泥生产企业已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