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批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年之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终于开始了对“两型社会”更微观层次的思考:除了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来笼统概括,到底我们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乡村是什么样子?工业园区呢?怎样的产业才符合两型要求?
从今年开始,湖南省两型办组织大学、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试图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搭建一个标准。
今天,诸多专家齐聚省两型办,对这一标准体系展开论证,显然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工作。
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每人领到一本厚实的册子,里面包含了此次提交评审的八项标准:《“两型”园区建设标准》、《“两型”产业分类及核算标准》、《“两型”产业发展评价标准》、《“两型”示范企业认定标准》、《“两型”技术与产品认定标准》、《“两型”农村标准》、《“两型”示范镇标准》和《“两型”县城标准》等。
湖南省两型办副主任徐湘平认为,“两型”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方向,具体到各个层面,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在中部省份乃至国内,都还没有清晰的认知。
为此,湖南省两型办先后组织多次调研,最后提交了现在的八项《标准》,具体到了有关技术、管理条款及细节层面,可以为“两型”社会建设直接提供技术、管理支撑及保证,同时,还可通过标准化的引领和协调,明确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目标和要求,确保各行各业按照标准的引导,在各个环节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比如,标准细化到了对水的日常使用量的限制情况。而在城镇环境改善这一章节,设置了定量指标,包括“污水处理率、噪声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建筑环保材料使用率、绿化覆盖率”等。
“但标准要形成约束力,需要提交省政府审议通过,并以正式文件或某种形式下发。”湖南省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介绍,按照计划,如果标准过了专家这一关,下一步就是要将它提交给省政府讨论,之后才有可能下发,并作为对“两型”考核的一个量化依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黄进也参加了今天的论证,在他看来,湖南是全国第三批试验区,却最早展开地方性的标准探索,这种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他更希望,“两型标准”早日取得成效,“那样才有机会升级为国家级标准。”
而在论证过程中,专家们在具体问题上仍存在部分分歧,比如,标准是要为“两型社会”竖立2020年的目标,还是要设定现在进入的最低门槛?有专家建议,标准出台需要时日,也许省政府应该先出台“两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