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宁夏出口企业备感寒意。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等原因,宁夏出口贸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此,宁夏检验检疫局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力促宁夏外贸经济发展,携手外贸企业共同应对经济“寒冬”。
快速反应 变被动为主动
一直以来,铁合金是宁夏产品出口的领头羊,占据着出口货值的半壁江山。2007年,宁夏全年出口货值4.88亿美元,约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5%。但2008年11月初,铁合金出口发生了异常变化,10月份出口货值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55%。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迅速显现在钢材需求上,市场疲软,价格下跌,铁合金出口严重受阻。
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宁夏局领导的高度关切。2008年11月4日,该局组织召开了出口铁合金重点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企业共同探讨对策以应对日益紧张的形势。该局立即推出四项举措:减半收取出口铁合金检验检疫费;酌情延长证书有效期,确保积压货物快捷便利通关;免费为企业培训检测人员;对企业技术改造所需的进口设备,实行全天候服务,随时到货随时检验。
宁夏局动手早、动真情、出实招的做法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而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宁夏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李锐看到相关材料后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书面批示,“检验检疫局有力促进宁夏外贸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开拓思路 促进结构优化
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为之谋长远。沿着这样的思路,宁夏局进一步深化了服务外贸企业的层次。
以羊绒产业为例,宁夏局将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扶持羊绒产业的着力点。2009年初,该局与宁夏地区4家主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检验检疫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建立从主要原辅料、关键生产环节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共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建立纺织品、服装及羊绒制品技术壁垒的风险预警机制;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实施“直通放行”,搭建快速验放平台。
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今年6月宁夏局将羊绒检测实验室搬到了羊绒工业园,对企业实行开放,为羊绒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绒毛原料出口大幅下降的同时,羊绒衫出口货值则保持平稳,数量上略有增长。
立足基础 增强竞争实力
某种意义上,国际金融危机是对企业基本功的一种考验,而基本功的核心之一就是质量。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宁夏检验检疫局主动引导帮扶出口企业弥补薄弱点,共同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2009年,宁夏局加快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完善奖惩机制引导企业塑造品牌。经过系统的质量诚信评价,18家企业评为A级信用,在检验监管和申请直通放行等方面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这一做法在宁夏出口企业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练好基本功的决心更足了。
搭建平台 寻求新的突破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帮扶稳住外需成为了检验检疫部门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宁夏局积极做好各种拓展市场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以寻求外部市场新的突破。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招商引资、市场推介上做出了大动作,先后举办了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2009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后劲儿。前者于5月23日至29日在香港举行,时值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期,宁夏检验检疫局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随队派遣工作人员,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宁洽会”期间,该局成立现场检验检疫监管及业务咨询工作组,编写中英文对照材料,积极向客商推介宁夏优势特色产品。
国际性展会的成功举办,在吸引大量投资的同时,也逐渐打开了一扇宁夏特色优势产品通往世界市场的窗口。在金融危机中,宁夏出口依然展示出自己的亮点:杏干、鲜牛肉、软化水设备、钨铁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大米、番茄酱时隔多年重返国际市场,传统特色农产品——枸杞逆市上扬,出口货值同比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