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质监局以“质量和安全年”、“标准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用标准化理念的手段服务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精品示范和农村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质监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效果。
巴中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巴中质监局大胆探索,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精品示范区建设,在粮油、蔬菜、畜牧、水果示范区分别推广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寄养付费、技术服务4种示范模式,初步完善了产业标准体系、农村合作组织标准体系,收录、制修订相关标准3000多项。
今年,他们围绕《巴中市新农村建设指南》的要求,筛选出4个村开展试点,开展标准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为此,该局积极开展致富产业建设,大力培育生猪、木耳、蔬菜、水产、马铃薯等农畜种养及生态观光农业,其中,南江县字库村食用菌、生猪等产品远销西安、兰州等地,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500多元;平昌县创举村以食用菌、淡水养鱼、蚕桑、水果蔬菜为主的生态观光农业,年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消费收入100多万元。同时,该局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平衡记分卡的原则,把组织设计、流程管理、要素分配、过程纠错等内容纳入组织的管理标准体系,为8个合作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工作标准30多项。
经过标准化服务与监管,目前,巴中市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9%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总产值达20亿元,示范农民人均增收165元;初步打造了4个综合标准示范园区,2000多户农民人均年收入达9000余元,现代新农村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