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关于“五型”文化建设的思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9年11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领导莅临江苏检验检疫局考察指导,在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江苏检验检疫局荣誉室后,王局长亲切寄语江苏检验检疫人“传承质检文化,唱响时代新歌”。王局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具有时代特征和显著行业特色的文化建设,往往会对事业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文化建设步伐多大,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

  推进“责任型”检验检疫文化建设。检验检疫是守护外向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维护国门卫生安全的钢铁长城。在扩大对外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检验检疫的责任无疑更加重大了。在这过程中,每个基层检验检疫局(办事处)都是检验检疫大系统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每个检验检疫人员都是检验检疫整部机器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做到三个“有责任”:检验检疫系统科学发展,我有责任;耳聪目明、智能型技术执法部门建设,我有责任;高素质检验检疫队伍打造,我有责任。

  推进“服务型”检验检疫文化建设。人民检验检疫为人民,外贸企业说好才是真好,群众说好才是真好。检验检疫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是在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除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下,要多走进企业,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核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才会有新作为。

  推进“诚信型”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古人云,“对事以诚,事无不成”,检验检疫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诚信,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政策、法律、法规、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外贸企业,不断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做到依法施检,体现公平正义;打击违法行为,捍卫法律尊严。实实在在的行动才会赢得外贸企业、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推进“和谐型”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检验检疫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提供构建和谐检验检疫的强大道德支撑,有利于营造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环境氛围。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来推进和谐检验检疫文化建设,打牢实施现代检验检疫科学发展战略的思想道德基础,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在把关服务的实践中形成并体现和谐理念与精神,形成与外贸企业合作共赢的局面。当然,我们也要从广大检验检疫人员把关服务实践中集中智慧,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不断增强和谐检验检疫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影响力。

  推进“奉献型”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检验检疫精神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实事求是地讲,江苏外向型经济发达,我们面临的困难相对少些,但边疆地区检验检疫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坚守雪域高原,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的奉献精神应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每个检验检疫人员不论职务高低,不论什么岗位,都要立足本职,敬业奉献;不仅能在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敏感疫情输入防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且能把奉献融入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这才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检验检疫新精神。

  检验检疫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能推动检验检疫人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精神,铸就检验检疫时代新风尚。笔者认为,检验检疫文化建设要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本着“传承质检文化,唱响时代新歌”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易于实施、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检验检疫文化建设规划。二是明确工作目标,要通过下企业、下基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找准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并定期绩效评估,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三是要切实加强领导,领导率先垂范,成为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有力的组织者、推动者,努力使检验检疫文化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之中,融入到广大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之中,以检验检疫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检验检疫建设,不断提升新时期检验检疫“软实力”。

作者:杨志俊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