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本以外,目前世界上另一个能够同美国标准体系相抗衡的是欧盟标准体系。这个体系融合了以德国和法国为主导的欧洲国家技术标准理念,而且已经形成了欧洲一体化标准。欧盟标准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同日本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这导致两种体系这间有所相同,也有差异。
欧洲是传统强国辈出的地区。在近代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等都先后成为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欧洲也是工业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失去了辉煌。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被美国远远抛在后边。所以,欧洲同日本一样都处在追赶美国的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紧张地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赶上美国,反而在许多科技工业领域也已经被日本超过。经过30多年的奋力追赶,日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了同美国一样强大的实力。日本的兴起,给了欧洲国家相当大的刺激。欧洲现在不但要追赶美国,也要同日本竞争。
欧洲国家认识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自己单独同美国和日本竞争,而且欧洲各国各自为政,市场小,难以形成合力。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欧洲国家采纳了区域整合的战略方向,通过成立欧盟,打破欧洲国家之间的藩篱,形成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共同市场,从而具备同美日竞争的社会基础。实际上,欧洲早就有了欧洲共同市场的设想。但是,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合作已经跨越了经济范畴,而进入了政治范畴。通过政治整合,欧洲国家放弃了自己的部分主权,建产了欧洲的统一立法和行政机构,这也增加了欧盟对欧洲经济的控制和干预权。这表明,欧洲国家是寄希望于一个强有力的欧盟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的成立,表明欧洲国家同日本一样,寄希望于政府公共权力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更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可能是欧盟借鉴了日本成功的经验。当然欧洲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欧洲国家一直比较重视政府作用。欧洲的模式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或者福利资本主义),区别于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
欧盟担负的角色,对外制定统一的贸易政策,对内打破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形成欧洲的统一市场。这些任务都是通过制定欧盟法令实现的,许多重要法令都具有强制性效力,欧盟成员必须遵守。制定欧盟标准就是欧盟用来统一欧洲市场,促进区域贸易,提高欧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的标准体系同日本的比较接近。欧盟标准具有集中性特征,即由政府机构(欧盟标准委员会)主导标准的制定,标准是政府法规的一部分,标准法规具有强制性等,大部分的欧盟标准具有强制性,欧盟成员国的标准法规必须符合欧盟强制性标准法规。
但是,欧盟的标准体系同日本的标准体系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因此有些特征并不一样。日本的标准体系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之间形成,这段时期美国没有对日本产生多少影响。而欧盟标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形成,在这个时期,美国已经开始向外推销美国标准理念。在美国的压力下,欧盟的标准一方面维持了集中型体系的特点,但也加入了自愿性标准的一些成分。即欧盟标准所定的指标必须达到,但是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方法)来满足法规要求。所以,欧盟标准被定义为“半自愿性标准。”
欧盟为了追赶美国和日本,制定了欧盟标准战略。从实际效果看,欧盟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欧盟标准的推出,使得欧洲技术一下子拥有了3亿人口的大市场,形成了同美国(3亿人口)、日本(1.2亿人口)相抗衡的市场基础,使得欧洲公司有了同美国和日本公司分庭抗礼的条件。正是这一标准所创造市场的形成,使欧洲企业投资科技研发的意愿大增,技术进步明显加快,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欧洲二代手机GSM标准。欧洲推出了自己的无线通讯标准,被称为GSM。由于这是欧盟唯一的统一标准,迅速在欧洲推广。由于欧洲市场迅速扩展,使得成本下降,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引进欧洲GSM标准。结果GSM标准得以在全球普及,影响力超过美国CDMA标准,同时也使得欧洲公司如Nokia等成为全球知名企业。GSM标准被广泛承认是欧盟标准战略成功的典型范例。
欧盟标准不但帮助欧洲企业开拓了市场,同时也保护了欧洲市场。尽管欧盟标准采用了半自愿制度,企业可以自我担保符合标准规范的方法来获得市场许可,但是由于制定标准规范的权利掌握在欧盟手中,就具有了主动权,得到了政策调控的便利。同时,欧盟标准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标准。进可以拓展欧洲和全球市场,退可以保护欧洲企业许多方面的利益。由于欧盟标准战略的成功,不但欧洲经济重现了活力,欧洲企业活跃于全球,欧洲标准也成了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了同美国和日本分庭抗礼的实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把技术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首先战略,通过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成功地将本地区技术标准制定成国标标准并向全世界推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德国弗劳恩豪夫系统工程与创新研究所(ISI)对技术标准宏观经济效益进行的研究表明,德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3.3%左右,其中标准的贡献率占三分之一(欧盟标准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经济增长率:3.3%、资本:1.6%、劳动力:0.2%、专利:0.1%、专利技术/转让许可:0.5%、标准0.9%)
德国是研究技术标准和经济关系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DIN(2000)的一项研究发现,德国标准化活动对其GDP的贡献约为1%,也就是说,约有1%的GDP是由标准化活动所创造的。然而,标准化对经济的潜在效益远远超过这一数字。Blind的研究还发现,在德国1961年~1990年间,德国标准对其经济的贡献率为0.9%与1%的比例很接近。然而,技术标准对经济的潜在效益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德累斯顿技术大学从企业的角度对技术标准微观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针对企业的调研工作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国进行,同时对德国的一般家庭和国家有关机构也进行了直接采访。研究结果显示:
(1) 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比不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在成本和企业竞争力方面(长期和短期)均具有优势。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75%的企业参加国家技术标准机构的活动。其中60%的企业还参加国际技术标准活动。调查显示,企业通过参加技术标准活动,可获得内部知识和最新信息,采用符合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的企业成功机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用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时,不必对自身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在竞争上则可获得优势。
(2) 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可使企业减少贸易费用。被调查的62%的企业在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由于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简化了有关手续。54%的企业认为,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企业通过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每年节约的费用是400万~1300万马克不等,合计节约的费用3100万马克(约1390万美元);通过采用其他国家标准而节约的费用年均35万马克,最低费用是2500马克,最高费用是600马克(约合269万美元)。
(3) 企业通过参加技术标准活动可以减少研发风险、降低研发费用,可以抑制自己向不具备竞争能力的技术进行投资,还可以获得共享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