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张家港检验检疫局保税区推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八项举措,一年来,各项服务举措顺利铺开,在张家港保税区经济实现率先回暖的情况下,保税区办事处更是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集聚监管”服务市场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际羊毛工业结构的调整,以港口优势和优惠的保税政策为依托的张家港毛纺加工业发展迅猛。据统计,今年1~11月张家港保税区进境原羊毛4.68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5.3%,货值1.91亿美元;出境羊毛条1.29万吨,同比增长30.3%,货值1.07亿美元,连续3年张家港进口羊毛量均占全国的40%左右,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为进一步推动张家港毛纺加工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张家港局通过分类管理、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及普惠制等措施,加大对出口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培育力度,同时创新监管模式,为集聚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检验检疫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8月,经江苏检验检疫局批准设立的省级出口产品集聚监管示范区——“张家港出口毛纺产品集聚监管示范区”揭牌,以“转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强化技术和信息服务、提升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和检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扶持措施,促进了张家港羊毛贸易持续增长。
“整车衡重”促棉花贸易发展
为加快进口棉花的物流速度,保税区办事处在进口棉花检验中探索改革重量鉴定模式,对申请整车衡重的进口棉花采取整车衡重的重量鉴定模式。与原来逐包过秤的衡重方式相比,整车衡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大大地缩短了衡重时间。今年1~11月,进口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实施整车衡重方式199批,4.51万吨。与逐包衡重方式相比较,缩短时间85天,减少费用85.5万元。
保税区棉花企业在进口棉花报关一般以发票重量申报,这样企业所交纳关税和核销配额数量要比实际的多(实际到货重量一般比发票重量少)。为了使企业在贸易中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措施,检验检疫人员根据进口棉花入库情况,加快重量鉴定和码单的汇总复核,提前出具棉花的重量结果证明,方便企业能以实际重量向海关申报。今年1~11月,此项服务使企业少用进口棉花配额70吨,节约税收近18万元。
“外贸110”扶持企业进口旧设备
因国际金融危机、国外工厂关闭等诸多因素,张家港保税区进口旧机电设备的数量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先后有7家企业进口旧设备。但有些企业由于不了解旧机电产品进口的有关规定,出现一些设备到港才开始办理备案或将需实施装运前预检验的旧设备装箱或起运等情况,为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张家港局保税区办事处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前介入、现场办公等,推行一企一策,指导企业按进口旧机电设备规范有序进行,力保所有项目顺利投产,被区内企业誉为“外贸110”。
“一揽子”揽出货物检验新模式
今年11月,日本双日公司从日本向张家港发了一批二异丁烯(进口法检),拟先进张家港孚宝仓储有限公司保税仓储。通常情况下,保税仓储货物在正式出区销售给国内客户时才进行品质和数重量检验,但由于此类货物检测周期较长(15天左右),向国内分批销售时又要批批检验,不便快速通检。针对这种情况,保税区办事处相关部门与货主、仓储企业、商检公司及归口部门多方沟通、研讨,征询领导意见,探索尝试了在新的分类管理办法框架下,以最低质量控制成本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货主主动书面申请的条件下,同意货主在口岸进口或保税仓储时先委托商检公司按国际或国家标准进行通用指标的预检验(按法检要求进行取制样),并出具列明通用指标检测数据的CCIC证书,货物正式出区作法定检验时,检验部门引用该证书的检测数据;若有部分指标有漏项或差异,则只重做漏项或差异项检测,检测合格后就查验放行;其余情况则不放行。以这种方式,基本实现应对货物技术指标、仓储管理需求、满足法律法规等多种用途,在合理减少重复取样和检测工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验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