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滨州市质监部门对市场上的乳制品、电线电缆、涉农生资三类商品进行的抽样检查结果表明,商品净含量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着“诚信”社会的建设。
在乳制品检查中,共抽查31家零售商的17类商品,其中有10家销售的7类商品净含量不合格,有近30%的商家出售的乳制品包装不足量;在电线电缆商品检查中,共抽查了27家,合格的仅有3家,其余24家均不合格。如某五金电器商店经营的胶质线,标准净含量为100米,抽样10盘,结果全部单件均超过国家允许误差-4米的标准,单件最多超差-29.58米,平均偏差-26.35米,所查10盘无一盘合格。等于消费者花了100米的钱,实际只买回70余米的电线;在农用生资商品检查中,共抽查了30余家经营单位的52个品种,合格率22﹪,78﹪的农用生产资料商品净含量不合格。
通过检查,对不合格商品进行了封存处理,并责令限期整改。要求销售商要严把进货质量关。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到检测合格的商店购买,以免多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