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混迹于液态奶中的“复原乳”,一周之后,必须自立门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所有复原乳必须在标签上醒目标示。想喝真正“鲜奶”的消费者有了知情权和选择权。
国务院办公厅9月2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从2005年10月15日起,在巴氏杀菌乳生产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俗称“还原奶”),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主要展示面上醒目标注“复原乳”。
还原奶,顾名思义就是奶粉加黄油和水而成的“勾兑奶”,其奶源、加工工艺和营养价值都不同于巴氏奶和常温奶。据专家介绍说,为了防止“还原奶”冒充以鲜奶为原料的液态奶,国家早就制定了相关标准。如1999年批准发布、2000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5408.1-1999《巴氏消毒乳》明确规定,只能以生鲜奶作为原料;GB5408.2-1999《灭菌乳》中,强制条款中明确规定:“以复原乳为原料的产品应加以标示”。然而该标准实施以来,不仅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执行,政府部门也没有进行监管。据有关专家介绍,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所限,还无法检验和区分还原奶与其他液态奶之间的区别。
“这个《通知》出来得很及时。”几年来一直为乳品标识及其执行而奔走呼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漱兰说。
据了解,一些企业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态奶,在产品标识上误导消费,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权益,而且影响了我国奶业健康发展,其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便是奶农。今年以来,鲜奶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价位,原料奶销售不畅,甚至一度出现奶农倒奶的现象,个别地方,奶农一天亏损就达100多元左右。
为便于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通知》要求,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2005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主要展示面上紧邻产品名称的位置,使用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且字体高度不小于主要展示面高度五分之一的汉字,醒目标注“复原乳”,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标注复原乳所占原料比例。10月15日前生产但未标注“复原乳”的奶制品允许销售至2006年1月15日。
“《通知》是在挽救奶农。奶牛基地一旦破坏,多少年都缓不过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程漱兰说。
如何辨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
纯牛奶也叫鲜牛奶、纯鲜牛奶,从产品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到这种产品的配料只有一种,即鲜牛奶。鉴别纯牛奶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指标:
总干物质(也叫全乳固体)和蛋白质。这两个指标的含量在产品的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它们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也就越高,一般来说,价格相对也会较高。此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酸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因此酸奶也属纯牛奶。含乳饮料允许加水制成,从配料表上可以看出,这种牛奶饮品的配料除了鲜牛奶以外,一般还有水、甜味剂、果味剂等,而水往往排在第一位(国家要求配料表的各种成分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列出)。国家标准要求,含乳饮料中牛奶的含量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水的含量不得高于70%。因为含乳饮料不是纯牛奶做的,所以其营养价值不能与纯牛奶相提并论。
酸奶与酸奶饮料有什么不同?酸牛奶是在牛奶中加入发酵剂乳酸菌时,乳酸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中大量生长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随着乳酸的酸度不断地增加,牛奶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酸蛋白开始沉淀,凝结成酸牛奶。
酸奶饮料则奶味较淡,突出多样的水果风味;但二者的差别主要还在于营养成分的多寡上。酸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因活性乳酸菌发酵而产生的大量活性物质和VB;酸奶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仅有酸奶的1/3左右,并且很少含有活体乳酸菌。山梨酸钾这种防腐剂也是乳酸饮料通常使用的。有些乳酸饮料使用一种由食用明胶经酶制剂作用生成的蛋白部分替代牛奶原料,还有的采用植物蛋白水解液替代多达15%的牛奶原料,而在配料表中对这些替代品大多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