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楼房冬暖夏凉随时供热
在上海闵行区的莘庄示范生态建筑区中,集成了太阳能5项技术及再生能源技术的一幢办公楼和两幢民用住宅,作为上海市科委“生态建筑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重大项目课题的成果,9月28日展示在世人面前。
乍看上去,记者眼前的这幢4层办公楼和两幢民用住宅,与普通的建筑并没有区别。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办公楼顶和民宅屋顶银光闪闪。可别小看这些闪光的玩意儿,它们是整幢楼的太阳能集热器,以此实现冬暖夏凉,随时供热。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王如竹教授介绍,在这幢太阳能办公楼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这是上海交通大学自主开发的技术,其中包括太阳能空调、地板辐射采暖、强化自然通风、全年热水供应以及5KW的太阳能电池并网发电5项技术。屋顶上所见的那些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吸附式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以及地板采暖热源,正是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的核心部分。
夏季,太阳能吸附式空调,晴好天气下可连续8小时长时间供冷,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5至28摄氏度;冬季,利用太阳能热水供应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不用暖气片,室内也能达到14摄氏度;即使过渡季节,也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加热太阳能通风通道的空气,强化自然通风;一年四季不用燃气灶,汨汨的热水就可以通过这套设备供应。
王如竹说,太阳能5种功能同时集成利用在一幢建筑上,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这套系统以15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面积,承担了4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采暖和空调负荷。此外,还可以使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达到每小时3次,并有能力每日提供15吨生活热水。
为了更加节能、更加人性化,生态建筑的墙体比普通住宅厚,保温性能更加卓越。楼顶种植了植物以遮蔽阳光,楼内设有中庭绿化,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太阳能办公楼的所有设备基本已经实现了“无人管理”,仅仅只需工作人员在季节交替时,转换一下开关即可。
这幢办公楼和两幢民用住宅,不仅是一个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技术的建筑,也是一个集成了国内外各种先进再生能源技术的生态建筑。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工程师王孝英介绍说,其能耗只是同类建筑的四分之一,节能率达到75%,再生能源利用率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