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各级质监部门创新理念、真情服务,以“质量兴州”为目标,以农业标准化为基础、名牌战略为抓手、确保质量安全为重点,全方位支持服务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工农业生产,为彝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当地党政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肯定与赞扬。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其中彝族群众有220多万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近年来,四川省、州、县各级质监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彝区质监工作的重视支持与调查研究,努力找寻质监工作与边远彝区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发挥质监职能技术优势推动彝区经济发展。
针对彝区资源丰富、农产品地方特色浓郁的特点,质监部门首先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推动农业振兴。他们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101项,已经覆盖了全州95%以上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9个,其中的会理石榴、金阳青花椒、金阳白魔芋3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仅烤烟和石榴实施农业标准化后,就为农民增加收入上亿元。
为助推凉山州“工业强州”战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各级质监部门全力开展 “以质取胜、质量兴州”工作,推动全州80%以上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县(市)”活动,并加强质监监管职能,开展食品、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力度,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与此同时,他们加强品牌培育,积极为生产企业服务,指导企业提高综合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在全州26户重点工业企业中推广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先后培育了一个中国名牌、8个四川省名牌、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9家企业获得A级以上质量信用企业,帮助一大批企业成为从彝族山区飞出来的“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