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质监局一项水泥产品质量专项检查数据显示,黄石市18家水泥企业生产的32个批次产品中,有31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6.9%,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黄石市水泥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长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市质监局监督科科长杨长明说。
黄石素有“钢铁摇篮”和“水泥故乡”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水泥产业就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2005年黄石市共有水泥生产企业30余家,水泥年产量600余万吨,形成了以华新水泥、华祥水泥等企业为代表的水泥产业群。
随着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城市环境日益恶化,黄石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水泥产业亟待转型。黄石市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瞄准特色产业做活服务大文章,扶助水泥产业打造更高集成度的产业集群。自2007年以来,该局多次进行市场调研,提出水泥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由“点”(大企业)连“线”(产业链)、带到“面”(产业群)的路子,以该思路为核心的水泥产业调研报告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8年以来,黄石市质监局开始逐步引导水泥企业强强联手,支持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实现技术设备升级。华新水泥集团是国内外知名水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条国内技术水平一流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通过质监部门的引导,该公司以多种方式向大冶尖峰水泥有限公司、黄石四棵水泥公司等水泥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扶持,建设新项目,对老项目进行技改。通过这些措施,黄石市新增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条,新型干法水泥总产能达到近3000万吨。黄石市环保、低耗的水泥生产车间被迅速“复制”到大江南北,甚至青藏高原。据统计,黄石在全国已建成30余个水泥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都使用同一个质量管理标尺,使黄石水泥的“百年品质”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黄石质监局还开通大企业“服务直通车”,为水泥产业集群提供便利服务。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该局共为水泥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余人次,帮助12家水泥企业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减免各类收费200余万元。大型水泥企业还享受8小时以外预约服务制度,只要企业提前告知和预约,相关部门及时指派专人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配合国家淘汰小水泥的产业政策,黄石市质监局以注销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协助地方政府对该市落后的18家小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关停,淘汰落后产能220多万吨。与此同时,该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指导企业科学确定质量发展方向,帮助水泥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扶持水泥企业培育品牌。截至目前,该市的3家水泥企业的产品获得了湖北名牌,8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
水泥企业集约化发展,使黄石水泥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逆流”中迎难而进。数据显示,去年该市水泥产销两旺,全年实现产、销水泥1260多万吨,比2006年的产、销量翻了一番,约占全省总产量的30%,稳居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